首页 > 范文大全 > 文秘范文

要素采集(精选三篇)

要素采集(精选三篇)

要素采集 篇1

地理国情是国情的一部分,通过地理空间属性将包括自然环境、自然资源、经济状况和社会状况等各类国情关系进行分析,从而深入的揭示了经济社会发展与自然环境的内在关系和演变规律。

地理国情普查对我国的国情国力调查具有重大意义,是获得全面的地理国情信息的一种主要手段。

2地理国情要素采集方案

2.1技术路线及工艺流程

利用地面分辨率优于1米的多源航空航天遥感影像数据为基础影像数据源,辅以国产资源3号遥感影像数据,收集、整合基础地理信息数据成果、经济社会等多行业专题数据进行地理国情要素采集 ;针对内业判读不准的信息进行外业调查与核查,同时收集相关专业资料对地理国情要素进行完善补充,并采集野外检查点检测正射影像精度 ;内业根据外业调绘核查成果进行内业整理编辑,标定变化信息,处理要素关系和更新要素属性等信息,实现对国土疆域内的地表自然、人文地理要素动态进行定量化、空间化的普查与建库,形成反映各类资源、环境、生态、经济要素空间分布的地理国情普查数据库。

2.2作业方法及要求

2.2.1资料收集

(1) 基础地理信息数据

收集1:1万、1:5万DLG、DOM、DEM等基础地理信息数据,为地理国情普查和正射影像纠正提供参考数据源。

(2) 专业资料

1水利部门 :收集第一次全国水利普查数据、行、蓄、滞洪区等有关资料 ;

2国土部门 :收集土地权属数据、土地调查数据、国家级地质公园的有关资料 ;

3交通部门 :收集道路名称、等级、编号、路宽、铺面资料,收集道路附属设施资料 ;

4民政部门 :收集行政村及以上行政地名、陆域行政界线、社会福利机构的有关资料 ;

5环保部门 :收集污水处理厂的相关资料 ;

6住建部门 :收集城市中心城区、城乡规划、世界级自然遗产、国家级风景名胜区的有关资料 ;

7农业部门 :收集国有农场、牧场的相关资料 ;

8林业部门 :收集国有林场、国际级自然保护区、国家级森林公园、湿地保护区的相关资料 ;

9旅游部门 :收集AAAAA级旅游景点、景区的相关资料 ;

10文化部门 :收集世界级文化保护区和文化遗产的有关资料 ;

2.2.2基础地理信息数据提取及处理

对1:5万基础地理信息数据的现势性、完整性、准确性进行核查。对1:5万基础地理信息数据进行坐标系转换、数据分类与提取、数据组织重构、分类代码转化等处理,按照GDPJ 01-2013内容要求提取。

2.2.3专业资料信息提取

专业资料包括纸质和电子资料。对收集的专业资料按照本项目的技术要求进行分类、整理和分析,按照GDPJ 01-2013中内容要求进行地理国情普查信息提取,提取对地理国情信息生产有用的信息,对已提取的基础地理信息数据进行补充,完善地理国情要素及其属性信息。

水利普查数据可作为地理国情普查中水域、水工设施信息获取的重要辅助资料,但该数据与地理国情普查中水域的分类体系、标准不完全相同,需对相关数据进行整合与补充 ;林业专题数据可作为地表覆盖类型获取中林地各级类别采集的重要参考,以及林业相关城镇功能单元属性信息采集的数据源 ;国土资源部门的土地权属数据,可作为辅助获取乡镇级行政单元信息的数据源 ;各类普查区域城区地图、规划图以及旅游等专题地图、图集等,可用于获取地表覆盖类型以及地理国情要素及其属性信息的参考资料 ;铁路、各级公路、道路相关专题资料及地图集,水运附属设施、空运设施等专业资料可以为构筑物相关信息的采集提供有益参考 ;相关权威部门通过网络公开发布的,且真实可靠的相关信息,如国家统计局官方网站发布的统计资料,可作为重要地理要素属性信息采集的依据。

3地理国情要素成果主要技术指标和规格

3.1主要参考标准与依据

GB/T 917公路路线标识规则和国道编号

GB/T 2260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区划代码

GB/T 2659世界各国和地区名称代码

GB/T 4754-2011国民经济行业分类

GB/T 25344中华人民共和国铁路线路名称代码

GDPJ01-2013地理国情普查内容与指标

GDPJ03-2013地理国情普查数据规定与采集要求

GDPJ04-2013地理国情普查数据生产元数据规定

GDPJ09-2013地理国情普查过程质量监督抽查规定

3.2数据采集精度指标

数据采集精度,即采集的地物界线和位置与影像上地物的边界和位置的对应程度。影像上分界明显的地理国情要素的边界及定位点的采集精度应控制在5个像素以内。特殊情况,如高层建筑物遮挡、阴影等,采集精度原则上应控制在10个像素以内。如果采用影像的分辨率低于1米,原则上对应的采集精度应控制在实地5米以内,特殊情况应控制在实地10米以内。

3.3属性采集要求

3.3.1通用属性

对所有地理国情普查数据中的每一个要素类,都必须包含以下基本属性 :

地理国情信息分类码,即在《地理国情普查内容与指标》中定义的类型编码。

3.3.2专有属性

专有属性项中,日期类属性项均为文本型,需遵循GB/T 7408-2005/ISO 8601 :2000的相关规定,采用完全表示法的扩展格式,即“YYYY-MM-DD”日历日期格式,不确定的部分填充0。

3.3.3定量属性

(1) 记录精度要求 :长度、宽度、高程、面积等均采用米制单位。获取的定量属性值保留的小数位及数量单位应符合GDPJ03-2013规定中各具体属性项的要求。

(2) 正确性要求 :属性赋值必须符合GDPJ 03-2013规定的取值范围,取值与地物实际属性相符。

3.4数据现势性

(1) 普查成果数据整体现势性应达到普查时点的要求。对于普查时点前的处于变化的国情要素应在地表覆盖LCA层的TAG属性项上进行相应标注。

(2) 城乡代码按照国家统计局官方网站公布的最新“统计用区划代码和城乡划分代码”填写,并更新到普查时点时可用的最新版本。

(3) 学校、医院等单位信息应采用主管部门公布的最新注册信息。

3.5数据接边原则与要求

地理国情要素数据必须进行接边,包括跨投影带相邻图幅的接边。

地理国情要素数据接边时,应叠加单景正射影像,对相邻需接边线划之间的距离小于正射影像接边限差的,可以调整一边的数据直接接边 ;距离小于2倍正射影像接边限差的,两边相向平移接边 ;距离大于2倍正射影像接边限差的应检查和分析原因,由技术负责人根据实际情况作出决定,并作为重大问题进行记录。

4结束语

要素采集 篇2

关键字:地理国情普查;水系要素;信息采集

1概述

通过开展地理国情普查可以系统掌握比较准确的地理国情信息。地理国情普查的目标主要是要查清我国的地表白然和人文地理要素的现状和空间分布情况,为能开展常态化的地理国情监测奠定一定的基础,也能满足经济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的需求,提高地理国情的信息对政府、企业及公众的服务能力。

2、数据来源

本项目数据主要有:地面分辨率为5米的航空摄影影像数据;1:10000DLG数据;第一次全国水利普查专题数据等。

3、数据采集技术路线

水系要素数据采集主要以正射影像作为基础,结合基础地理信息数据、水利专题资料以及其他数据资料,完成内业判读解译。对于内业不能确定的,继而进行外业调查和核查来确定;通过内业整理与质量检查,最终形成合格的水系要素信息成果。

4、数据采集方法及其问题解决办法

4.1数据采集方法

本项目采集的具体方法有:

(1)河流范围:主要以河道范围为准,又分为有堤防的河道和无堤防的河道。前者主要是指两岸堤防之间的水域、沙洲、两岸堤防等;后者主要是指高水界之间的范围,如确实难判断的可以沿用基础地理信息中的河流数据。

(2)河段结构线或者中心线:必须按照从上游到下游的方向顺序来采集相应的坐标点。对于有水河流结构线的一般采用主航道、主流线等,部分情况下,所采线可能和河道中心線重叠;对于有些辫状的河流,确定不了主航道、主流线的,选择其中一条主要水流的中心线来作为河流结构线:根据高水位采集的河道范围内,如果有高水界之上的岛屿,两侧需分别采集河流的结构线:采集河流和渠道实体信息的时候,应保证其连通性,遇到地理国情要素中达不到采集要求或不要求采集的地下河、渡槽、隧道、涵洞及倒虹吸等要素时并入到相应河、渠。

(3)汇入双线河的单线支流和双线河流结构线之间要加结构线并连接,并保持连通性;如遇连通河流的水库、湖泊及坑塘,河流结构线(中心线)要保持连通性。

(4)水域层各要素的线划,参考数据中如果有相应的实体,且结构线或中心线确保在河道范围内,则可以直接沿用,否则需要重新采集:连片分布、用途相同的库塘,内部的塘埂、小路、水渠、林带等狭长地物如宽度在5(含)米以下,或连片达不到相应类型的采集要求的,可并入库塘,类型采集外围轮廓线构面,并赋属性;有共享河段的河渠,共享河段的几何信息仅采集和存储一次,实体编码、共享河段编属性项要按要求填写。

4.2问题及解决办法

(1)水域,对实地宽度<20米(其城市地区为5米)的单线河渠,“w ID TH”属性项要赋值。如单线河(渠)段宽度有变化,要断开,同时记录不同的宽度。宽度>20米(其城市地区为5米)的双线河渠段不需要记录属性项;对于1:50000地形数据库中有编码的河流、湖泊、水库、干河床等对象,EC属性值与1:50000地形数据库保持一致;对于1:50000地形数据库中无编码的对象,直接填写其属性项对应的缺省值。

(2)河渠、湖泊等级属性项的取值为1/2/3/4/5/6/7/8/9/x,其中1-7表示河流等级,x表示等外河流,8表示沟渠,9表示运河。对于1:50000、1:10000地形数据库中已确定等级的河流,地理国情普查数据沿用原来等级,如果两者不一致,优先沿用最新的1:50000地形数据中的等级;对1:50000、1:10000地形数据库中均没有定级的河流,可按GDP J03的方法或参考水利普查数据进行定级:水渠的等级属性项填写为8,运河的等级属性项填写为9。

(3)对于水域当中EC码与BAS相冲突时,最后根据省普查办统一下发的1:50000流域数据进行统一更新,保证EC与BAS的一致衔接。对于河流中水利中行业等级及流域数据,则严格按照水利普查数据进行填写。

加密站七要素采集器测试软件的应用 篇3

随着气象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 气象自动站已经逐步取代人工观测点成为气象资料的重要来源之一, 气象自动站是通讯技术、网络信息技术、电子计算机应用等多项高新技术与气象业务相结合的产物, 体现了现代气象事业的快速发展, 同时也为气象监测提供了丰富、便捷的数据资料。自动站采集的信息, 对资料共享及服务产品的开发有很大的帮助。

二、加密站七要素采集器测试软件的应用

点击开始菜单, 运行加密站七要素采集器测试软件。

打开软件后, 进行串口设置, USB转串口使用哪个端口就设置相应的端口, 其它数值都不用更改。设置如下:端口号com2波特率4800奇偶校验位N数据位8停止位1。

下面是对采集器参数设置, 几要素就在相应前面打“对号”

说明一下, 设置成功之后进行保存。

下面就可以与采集器通讯了, 方法如下。以上设置完成后, 点击软件右侧的“连接”按钮。

显示与采集器连接正常。

电脑与采集器连接正常, 下面就可以对采集器进行参数设置、对时、清空等等一些右侧的命令。

备注:

对采集器进行参数设置时需要对采集器的左下角的k1位置的两个针脚“短接”。这样参数设置才会成功。

读取数据, 点击软件上面的按钮。这样就可以看到实时数据是否正确。如下图所示:

查看电脑时候端口方法如下:

我的电脑——右键——管理——设备管理器——端口

三、结束语

随着气象事业不断发展, 加密自动站建立增多要求我们熟练掌握测试软件的应用, 在此与大家互相交流, 互相学习, 共同努力提高我们气象业务工作的能力, 加强我们的气象业务水平, 更好地为人们提供准确、优质的气象服务。

摘要:本文通过介绍加密站七要素采集器测试软件的使用方法和技巧, 解决工作中的问题。

相关图文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