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生颂党演讲稿(精选5篇)
篇1:中学生颂党演讲稿
中学生颂党演讲稿
亲爱的老师们,大家好!我演讲的题目是:党是我心中一颗最亮的星。
每当看到鲜艳的五星红旗冉冉升起的时候,每当听到激越的《义勇军进行曲》徐徐奏响的时候,一种振奋,一种激昂,一种骄傲,一种自豪的心情便会油然而生。
上幼儿园的时候,我从父母、老师的嘴里知道了吴勤烈士、陈铁军阿姨的事迹。人面对敌人的屠刀、威武不屈的形象,在我幼小的心灵里深深地扎了根。上小学的时候,我从书本上读到革命先辈为了人民的幸福、民族的解放和祖国的明天,前仆后继,英勇奋斗的可歌可泣的故事:邱少云为了革命的胜利,烈火烧身一动不动,用生命换来了战斗的胜利;年仅十五岁的刘胡兰,从容不迫地走向敌人的铡刀,献出了自己年轻的生命。战斗英雄董存瑞为了开辟祖国解放的胜利道路,舍身炸掉敌人的碉堡。从这些烈士们的身上我认识到人的浩然正气,也明白了为什么高高飘扬的国旗这样鲜艳?为什么冉冉升起的朝阳这样鲜红? 因为这是血染的风采。
今天中国,满怀豪情的迎来了80岁生日。80年的时间对于人类历史的长河来说,只不过是短暂的一瞬,可对于中华民族来说却是天翻地覆的80年。回顾历史的长河,我们这个拥有几千年悠久历史的文明古国,曾几度兴衰。从“九·一八”的战火,到卢沟桥事变,从南京大屠杀,到皖南千古奇冤,外强内患,村村遗骨,处处狼烟。“夜漫漫,路漫漫,长夜难明赤县天”,中华民族,危在旦夕。在这民族危亡的紧急关头,中国领导着千百万革命志士,赶走了帝国主义,推翻了蒋家王朝,拯救了灾难深重的中华民族,唤醒了四万万中国的劳苦大众,用鲜血和生命赢得了中国革命的伟大胜利。天安门城楼上的庄严宣告,响彻了大江南北,震惊了整个世界。中国人民从此进入了一个当家作主的新时代。祖国发生了日新月异的变化:工农业生产蒸蒸日上,人民生活普遍改善,科学技术突飞猛进,改革开放蓬勃发展,原子弹、氢弹、洲际导弹、潜艇、火箭、卫星上天,人家有的我们有了,人家还没有的,我们也要有。无数事实证明:在中国的领导下,中国人民不但能够摧毁一个旧世界,而且有能力建设一个新世界。
大家是否还记得,1998年夏正当我国人民沿着改革开放的道路奋勇前进的时候,我国长江,嫩江,松花江流域发生了历史上罕见的大洪水,给国家和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造成了前所未有的重大损失。这要是在旧中国,不知又将有多少人妻离子散,家破人亡。然而在当今的新中国,“洪水无情人有情”。从到广大的人民群众,从公安干警,武警官兵到人民解放军,一双双热情的手,一颗颗炽热的心,纷纷涌向抗洪救灾第一线;一批批赈灾捐款,一车车救灾物资,寄托着海内外同胞的情意,满载着各族人民的心愿,源源不断地送往灾区。受灾群众眼含热泪,无限感激地说:“天大地大,不如党的恩情大;千好万好,不如社会主义好!”历史证明: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是其他制度不能比拟的!只有中国,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
跨入新世纪的中国,焕发出勃勃生机,三峡工程的改造,西部大开发的实施,载人宇宙飞船的成功升空,都预示着新中国有一个更广阔的前景。今天我们凝望着五星红旗,倾听着激昂的国歌,我们已在心中筑起了一道新的长城。那就是,树立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的坚定信念,信心满怀地迎接祖国的灿烂明天!最后我想用一首诗来结束今天的演讲:
你是东方升起的一轮朝霞,晨曦中我们沐浴着你明媚的霞光。鲜红是你不尽的追求,金黃是你永远的辉煌。世界在你面前展开无边的天地,中华腾飞的宏愿使你豪情万丈。当世纪的钟声敲响,当未来的精灵翱翔,征途上你是导航的灯塔—— 火红的党旗永远飘扬。谢谢大家
篇2:中学生颂党演讲稿
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让党旗永远飘扬,让形象永远闪亮》。
打开中国共-产-党的辉煌史册
它记载着井冈山的星星之火赞歌
它记载着遵义会议的力挽狂澜
它记载着延安窑洞的灯光
它记载着百万雄师过大江时的军号嘹亮
这里有革命领袖的丰功伟绩
这里有共-产-党人的英雄壮举
光芒四射 闪耀辉煌
足迹点点 写满激昂
八十四年!
一段记忆一行不屈一种成长
全都诠释在镰刀与锤头的光辉下
在硝烟弥漫的战争年代,共-产-党员冲锋在前、退却在后,抛头颅、洒热血,英勇战斗、不怕牺牲;在热火朝天的建设年代,共-产-党员吃苦在前、享受在后,舍小家、顾大家,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在激-情奔涌的改革开放新时代,共-产-党员奉献在前、名利在后,争先进、创一流,与时俱进、开拓创新。雷锋、焦裕禄、郑培民、牛玉儒……一个个广为人知的名字,他们的形象在人民群众心中树起了一面旗帜,一座丰碑,一首永远吟唱不息的赞歌。在我们党的奋斗历程中,像他们这样的优秀党员和先进模范人物数不胜数。虽然他们生活的时代不同,具体的先进事迹不同,但有一点是共同的,就是他们都具有一种为党和人民的事业无私奉献的崇高精神和伟大情怀。
当时间的脚步将我们带入21世纪,在这个崭新的时代里,我们的祖国在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大潮的涌动下,已经走上了繁荣昌盛的强国大道。
作为出生在新中国的这一代中国人,虽然我们无法去真实地感受革命前辈抛头颅洒热血的赤诚,也无法体会解放前后的新旧中国那鲜明的对比。但这是否就决定了,我们这一代人将无法看到中国共-产-党的伟大力量了呢?对此,我的回答是:不。
是的,在和平年代,在经济发展的时代,在带领中国人民奔向小康、引领中国走向强国之梦的今天,我们的每一名共-产-党员,依然站在了时代的潮头。
当东方吐出第一缕新世纪的曙光,当“xxxx”重要思想的时代春潮在神州大地再度澎湃奔涌、舒卷回旋,当“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的劲风吹遍了长城内外、大江南北,当油田上下到处洋溢着改革发展稳定的鲜活气息,我们××油田——××万多名共-产-党员,恪守着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铮铮誓言,用他们磐石一般的信念,钢铁一样的臂膀,担负起的发展重任。
(……某党员的光荣事迹)。
“梅花香自苦寒来”,工作××年来,(……自己的事迹)。
最后,我想用一首诗来结束今天的演讲:
你是东方升起的一轮朝霞,晨曦中我们沐浴着你明媚的霞光。
鲜红是你不尽的追求,金黄是你永远的新装。
铁锤伴你做一路先锋,镰刀振起你高翔的翅膀。
世界在你面前展开无边的天地,中华腾飞的宏愿使你豪情万丈。
当伟大复兴的钟声敲响,当海陆空所有小康驿站向你投来欢迎的目光,征途上,你同样是全方位导航的灯塔一一
火红的党旗永远飘扬!
党员先进性的形象永远闪亮!
篇3:中学生颂党演讲稿
2008年,美国伊利诺伊州参议员Barack Obama(巴拉克·奥巴马)像一头非洲狮子搅动着美国政坛。有人说他是新时代的肯尼迪,有人说他是新时代美国梦的代言人。有人折服于他的演讲魅力,将他与林肯和马丁·路德·金相提并论。[2]其实奥巴马就是一个相当优秀的演说家,《奥巴马演说集》在日本甚至被当做英语教材风行一时。2008年11月4日夜,作为新当选的美国总统,他那30分钟、约3400字的演讲,几乎打动了整个世界,在奥巴马的演说中,人们读懂了爱,看到了变革的希望,相信了每个人的力量“Yes,We can”。本文将对奥巴马胜选演讲的风格进行赏析,旨在我们培养中学生英语演讲能力时,得到更多启示。
1 奥巴马胜选演讲赏析
1.1 语言风格
语言风格是作家通过作品表现出来的语言特有的格调。奥巴马芝加哥胜选演讲并无太多华丽的词藻和空洞的政治宣言,而是真情实意、质朴无华、激情洋溢和爱憎分明。开场白“Hello,Chicago!”简洁明快却蕴含了太多的情感。因为在芝加哥,奥巴马成为一名社区组织者;在芝加哥,奥巴马遇见了自己的妻子———米歇尔;在芝加哥,他因为出色的口才而拥有了第一批“奥巴马迷”———芝加哥大学的学生。2008年11月4日,还是在芝加哥,奥巴马击败了对手,创造了美国乃至世界历史上的奇迹。
奥巴马的演说质朴无华。在第18段中,当讲到美国前进过程中会遇到重重挫折或一开始就失败时,奥巴马连用三个I will表明了奥巴马诚恳听取民意,为民服务的执政理念和实现变革振兴的信心和勇气。演讲接近尾声时,奥巴马连用7个“Yes,we can”!这一掷地有声,极具感召力的口号,无不让每一位听众为之呐喊,让每一个美国公民热血沸腾!当人们对待世界和平采取不同行动时,奥巴马采用不同的语气。他的讲话立场坚定,爱憎分明。如“To those—to those who would tear theworld down:We will defeat you.To those who seek peace and security:We support you”。此句用打败———敌人,支持———盟友,构成了鲜明的对比。
1.2 修辞风格
为了增加演讲辞的感染力,演说者往往会运用一些具有特殊效果的修辞手法。奥巴马胜选演讲中运用最多的当属排比和反复。英语排比是一种非常富有表现力的修辞手法。它的大量使用既能起到紧密连接演讲思想内容的作用,令句子流畅通顺,读起来朗朗上口,极富音乐节奏和感染力。奥巴马演讲中排比使用次数多达二十次以上,而且形式独特,排比段中穿插排比句,排比句又分为列举排比、对比排比、系列排比等多种形式。如3至5段是由It’s the answer引导的排比段,气势磅礴。第四段列举排比的运用如:It's the answer spoken by young and old,rich and poor,Democrat and Republican,black,white,Hispanic,Asian,Native American,gay,straight,disabled and not disabled Americans.演讲者竭力表达胜利当属每一位美国公民的激动和感激之情溢于言表。
反复是指同一词、短语或句子在一篇文章中的重复出现。反复又分为连续反复和间隔反复。如第8段对妻子的描述theunyielding support of my best friend for the last 16 years,the rock of our family,the love of my life,the nation's next first lady,属于连续反复中的同义反复,起到把对妻子的赞美和感激之情向前向深层次推进的效果。间接反复使用最为明显的是8次“Yes,we can!”,这一简洁漂亮的口号,极具煽动力,使125,000名为了等候他而彻夜未眠的支持者们一呼百应,挥臂呐喊!
1.3 思维风格
奥巴马演讲彰显了西方人普遍具有的直线型、精确型、求异型思维风格。另外作为政治演说,其包容大度的多元文化领导思维风格彰显无遗。同时,与西方人理性为主的思维风格不同的是奥巴马的情感型思维风格更是这篇演说的一大亮点。
美国是一个多元文化与价值并存的国家,跨文化领导力是任何一位美国总统面临的艰巨任务。在东方有晏子“和而不同”的治国智慧,在西方也有类似的表达,叫作“Enrichment through diversity”。奥巴马深谙包容的领导思维。如第18段讲到美国前进道路漫长而崎岖,有来自赞同和不赞同的声音,但奥巴马说:“But I will always be honest with you about the challenges we face.I will listen to you,especially when we disagree.And above all,I will ask you to join in the work of remaking this nation the only way……”
1.4 演讲技巧
美国大选不仅是一场政治秀,更是一场情感秀。在第6至13段中,奥巴马以一位政治领袖博大的胸怀赞美了所有参加这次美国大选的人们,无论是支持者还是反对者,奥巴马都认为是自己的朋友。这种博大的胸怀感染着每一位美国公民,也感动着全世界支持美国事业的人们,这不仅是奥巴马的希望也是所有美国人民的希望,因为美国的事业不只属于奥巴马,而是属于所有美国人。
尤其演讲的第14至16段,这位当选总统动情地为我们讲述了一位106岁的非裔美国老人安·尼克松·库波尔如何在她生活的106年间见证了美国的发展。他感激美国人民,无论是工人还是农民,无论是士兵还是将军,无论是教师还牧师,无论是穷人还是富人。淳朴的语言中体现出这位美国总统的真诚和亲民作风,也让那些支持者们感受到了欣慰!
2 奥巴马胜选演讲带来的启示
当大家倾情于奥巴马出色的演讲才能时,作为一位英语教育工作者,不得不关注中学生英语演讲能力的现状。《高中英语新课程标准》指出“根据高中学生认知特点和学习发展需要,在进一步发展学生基本语言运用能力的同时,着重提高学生用英语获取信息、处理信息、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逐步培养学生用英语进行思维和表达的能力”。[4]近年来,我国中学英语教学,注重了培养学生“听、说、读、写”各方面能力的培养,中学生的英语整体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但是我们仍然发现许多中学生语言交际能力还需提高,尤其缺乏在公众场合讲英语的自信心。这是因为长期我国英语口语教学只重视学生的语言形式的操练,虽然语境教学的导入强化了语言学习和训练的文化环境,但不少学生是为了语言而练语言,不知如何有效推理、运用论据、组织观点、增强语言的说服力,不知如何与听众沟通,运用非语言因素增强感染力,使得语言交际能力训练流于表面化。而当今社会,语言表达能力,特别是演讲能力,已是中学生必备的素质,一方面,演讲能力的提高不仅可以加强中学生英语语言综合能力,而且还能提高英文思辨能力,判断能力和创新能力。另一方面,学生的心理素质,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加强,学生的人文素养也得以提升。因此,如何切实有效的提高中学生英语演讲能力,是每一个英语教育者应积极思考的问题。
3 中学生英语演讲能力的培养
3.1 感悟思维差异
语言是思维的反映,思维是语言差异性的内在原因。做英文演讲时中国学生极易受到汉语思维的影响。演讲的能力往往又取决于思维能力。逻辑思维的锻炼,是提高演讲能力比较关键的一种锻炼。英美人的思维模式是直线型的,在他们的文章中每一主题思想大多是直线型发展。中国人的思维模式是迂回的,呈螺旋型的。这在演讲的结构布局上表现非常明显。英文演讲较之中文演讲结构更加清晰,往往开宗明义,直奔主题,提出问题。论述部分也以事实论据为主,进行层层分析。结尾多为鼓动性的话语。而中文演讲开篇总有长篇谦辞,其主题的出现不像英文演讲明显,甚至含而不露。论述部分多有具主观色彩的渲染之辞,事实论据较之缺乏。而结尾往往是高昂的呼吁和口号。另外在英文演讲的选词造句上还要注意英语重形合、重理性、重个体、重客体、重抽象、重分析的思维特点,以及演讲的态势语折射的文化差异。
3.2 锤炼演讲素养
演讲者要想使自己的演讲打动人心,产生魅力,达到宣传、鼓动、教育、说服、感染、启迪的目的,不仅要有外表的举止风度,仪表神态,更重要的是要有良好的素质修养作基础。演讲者的素质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第一,由社会、道德、艺术等多种因素积淀而成的特有人格素养;正如英语演讲研究家Loren Crane所言,演讲是一门社会科学,是一个去理解演讲目的、了解听众与演讲者这三大要素的心理实体的探求过程。[5]演讲者可以从趋同的角度入手,去寻找与听众之间的共同语言,渲染与听众的共同体验,缩短与听众的心理距离,从而引起心理共鸣;第二,与特有国情相应的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如美国文化倡导的积极进取、独立探索、追求民主自由的精神。1963年8月23日,马丁·路德·金在林肯纪念堂前向25万人发表了著名的演说“I have a dream”激励着成千上万被压迫的黑人奴隶为自由抗争;第三,由文学、美学、哲学、心理学、教育、艺术等学科综合而成的人文素养。演讲者良好的素质修养是演说动人的灵魂,魅力的源泉。中学生在培养自身英文演讲能力时,不能只停留在英语语言水平的训练层面,而更应以语言为载体,博览群书,加强人格素养、价值观和人文素养的升华。
3.3 强化语言能力
英文演讲是演讲者语言基本能力的表达。首先,严把语音关。学生在平时口语训练时力求语音准确、语调规范、语流自然、表达顺畅。其次,加强阅读拓展。目前很多中学生面对一个演讲题目时,无话可说,无从下笔。阅读范围狭窄是其重要原因。教师学生都要有意识的加强阅读拓展,注意题材的多样化。除了语言学、英美文学、英美文化为题材的阅读外,英语学习者还要广泛阅读以历史、哲学、经济、法律、心理、教育、政治等为题材的文章。使其演讲成为有本之木,有源之水。再次,强化写作能力。成功的演讲是口语表达和书面表达的最佳结合。教师要有意识的锻炼学生英文演讲写作能力。英文演讲稿写作要求逻辑性强,从选定题目、制定提纲、收集素材到组织材料等步骤,都要求演讲者宏观布局,微观斟酌。中心点的合理确立和论证层次的逻辑展开,引人入胜的开头和令人回味的结尾,流畅自然的过渡和恰到好处的提示,富于变化的句式和形象贴切的修辞等都对演讲者的写作技能提出了较高的要求。
3.4 建构教学模式
演讲课是国外一些中学必开的一门课。近年,随着英语课程建设的发展,英语演讲在中学逐渐受到重视。《高中英语新课程标准》把《英语演讲与辩论》列为学校开设语言知识与技能类选修模块课程之一。截止到2009年,全国中学生英语能力竞赛组织委员会已经组织了十三届全国中学生英语演讲赛、十三届全国中学生英语辩论赛。展现了我国素质教育下新课改所开创的英语教学成果。
笔者认为建构英语演讲的教学模式是培养学生演讲能力的有效实践途径。
设置演讲理论课。教师可结合案例分析,向学生传授英语演讲方面理论知识。让学生对演讲有理性的认识。并且教师还可以亲身示范,让学生具有直观形象的认知演讲。
设置演讲实践课。演讲实践课要遵循学生参与为主,教师点评为辅的教学原则。交给学生更多自主权,最大限度发挥学生演说潜能。其具体操作模式有:第一,先讲后评模式,即演讲课上一个学生在演讲的时候,其余学生充当评委,且根据评分标准给予打分。每一学生演讲完毕,其余学生还要对该演讲作口头评论。为充分调动学生的参与性,把学生演讲和口头评述都可纳入平时成绩。第二,鉴赏加评论模式,即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播放一些优秀的演讲视频,如CCTV希望之星英语演讲、英美名人演讲等,然后组织学生鉴赏并且以话题形式展开即兴评论。提升学生的鉴赏能力、分析判断能力、即兴演说能力、辩论能力。第三,反思对比模式。为了让演讲课程不至于流于形式,笔者认为让师生适时的反思,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有条件的中学可充分运用摄像技术,录制课堂实况,教师可组织学生定期观看,客观的分析,并与成功演说录像作比较,为学生做肢体语言、语言表达力的完善提供有效的参考。
4 结束语
英语演讲是一门实践性、艺术性、跨文化性较强的活动。对中学生的英语学习提出了较高要求。英语演讲的教学活动的目的并非把每一个学生培养成演说家、辩论家,而是以演讲的方式发展学生英语知识的获取能力、运用能力、分析判断能力、应变能力、交际能力和批判创新能力。正如黄源深教授所言,英文演讲弥补了“思辨缺席”,弥补了传统听说读写译课程单一能力培养的弊端。[6]它符合《高中英语新课程标准》要求,更符合新时期社会对外语人才综合素质的要求。
摘要:英语演讲是进一步实施素质教育,提高学生熟练运用英语进行交际能力的有效途径。美国历届总统的演说一直受到人们的关注,但最能体现总统个人风格的当属总统胜选演讲。该文从奥巴马2008年11月4日胜选演讲的语言、修辞、思维和艺术风格角度进行赏析,以期给中学生英语演讲能力的培养带来启示。
关键词:奥巴马胜选演讲,英语演讲能力,培养
参考文献
[1]史兰英.美国中学英语公众演讲课观后感[J].丝绸之路,2004(S2).
[2]“狂热”奥巴马[J].招商周刊,2008(12).
[3]Barack Obama's victory speech[EB/OL].http://www.pep.com.cn/ge/xszx/sysj/200902/t20090228_554245.htm,2008.
[4]教育部.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实验)[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5]Crane D L.Powerful Public Speaking[M].Kalamazoo,Michigan:Brain Research Press,2000.
篇4:小学生爱党颂党演讲稿
“我们是共产主义接班人,继承革命先辈的光荣传统,爱祖国,爱人民,鲜艳的红领巾飘扬在前胸。不怕困难,不怕敌人,顽强学习,坚决斗争,向着胜利勇敢前进……”这是一首永不过时的儿童歌曲,它时刻激励着我们积极向上,每当我们唱起这首歌时,我的心里都充满了激情。
我们是新时代的中国少先队员,有着崇高的理想,我们今天生活在和平、繁荣的年代里,应该像那些英雄少年一样从小就胸怀大志、努力学习,做一个德才兼备的少先队员,努力使自己成为一个有理想、有道德、有知识的共产主义接班人。
面对伟大的成就,我们仿佛读懂了改革开放背后的一个个故事:毛泽东挥手之间,一次次拨正革命的航向,引导着中国革命从胜利走向新的胜利;邓小平挥手之间,从天安门城楼的彩旗飘扬到改革开放的波澜壮阔,在中国南海边画了一个圈,绘就了改革开放的宏伟蓝图;江泽民挥手之间,党带领 13 亿中国人民,唱响了科学发展的理念,绘就了伟大祖国未来发展的新版图…… 我们现在正处于学习的阶段,坐在窗明几净的教室里学习,躺在绿草如茵的操场上唱歌,先辈们为我们创造了良好的学习环境。作为在党的哺育下成长起来的小学生,我们要从小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热爱党,坚决拥护党的领导。从现在起,我们要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时刻准备有一天报效祖国报效党
篇5:颂党演讲稿
在您的名字又一次传遍云岭大地、感动神州的时候,您却走了。
您走了,大亮山不会忘记,和您并肩奋斗过的战友们不会忘记,当地的人民群众不会忘记,您用大山般坚定的信念、大海般宽阔的胸怀,在人生画卷和云岭大地上书写的精彩。
有人曾问,您凭着什么能拢住几十个铁杆追随者,在一片荒山秃岭上造出这么大一片森林?
林场的人说,我们就是冲着老书记这个人,再苦再累,跟着您心甘情愿!
大亮山就这样在您带领的这支队伍手中变样了。
树苗儿一片片扩展,一年年长高,长成了林子,汇成了5.6万亩的林海,林海招来了云,蓄住了水,昔日干涸的大亮山在水的滋养下“活”起来了。
多少年,喝水靠人挑马驮,婚丧嫁娶送礼要送两担水的山里人,第一次在家门口喝上了甘甜的水。有了水,农民种起了蔬菜、蘑菇、茶叶……拉到集市上换回了钱。
多少年,山里人出门没有路,如今,林场的一条大路串通了村村寨寨,山里跑起了大大小小的运输车。
多少年,山里人没有电,如今,林场的电拉到了七岭八坡,夜晚的大亮山如同掉下一片星星。
多少年,荒芜的大亮山吓跑了所有山里的野生动物,如今,这里又出现了野猪、野鸡、狗熊,还有了国家一级保护动物灰叶猴。
大亮山成了聚宝盆。您笑了!这时您才感觉自己老了。您在林场房前仔细种下一棵玉兰花,这是万千花中您最喜欢的花。玉兰花在当地称“报恩花”,您说,这棵花是我对家人最后的表达。
您经常给林场的4棵雪松培土、浇水,这是您当年上山时带上来的小盆景,如今已在大亮山上扎下根,苍翠挺拔。您说:“共产党人就要做雪松”。是的,如今,这个名字就刻写在大亮山每棵挺拔的树上,每道陡峭的山梁上,每条欢腾的溪水里;是的,如今这个老人就安静地躺在路旁那几棵高大的雪松树下,或许他还依然每天徒步巡视着山林,用无比硕大的手抚摸着每棵争抢第一缕阳光的树苗,仿佛慈祥的父亲在梳理着孩子的青丝。
您对党的挚爱,用雪松的高洁守住了共产党员坚定信念、对党忠诚的政治品格;您对人民的博爱,用党员的本色诠释了牢记宗旨、一心为民的公仆情怀;您一辈子生活简朴,两袖清风,清正廉洁,从不以职务之便为家人和身边工作人员谋取任何私利。您身居在简陋的住所,工作在寂寞的深山,始终无怨无悔,以苦为乐、以苦为荣,用自己的一言一行和人格力量鼓舞和激励着广大干部群众。您一辈子坚守共产党人的精神家园,把自己的一切都献给了党的事业,献给了让人民过上好日子,献给了共产党人的高尚追求,献给了对群众的无私承诺。您把有限的生命融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中,您一生鞠躬尽瘁,至死不渝地带领群众谋发展,您的形象如苍松屹立、— 2 —
青山不老。
如蓝天所说:您贫穷,一生没有任何积蓄;您富有,雪中送炭出手大方;您固执,执著造林,心无旁骛;您豁达,淡泊名利,平凡铸就伟大!
“向杨善洲同志学习,做一名合格的林业人”,是我永恒的信仰,也是对理想的追求,是平凡的细节,也是辉煌的人生。如今,您走了,您为官一声清贫去,留下身后青山绿!您的崇高精神和优秀品格将激励着我们新一代的林业人永远追寻!
杨善洲精神与大亮山同在!
大亮山是杨善洲的大亮山!
杨善洲是施甸人民的大亮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