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文秘范文

新闻英语的听力技巧(精选十篇)

新闻英语的听力技巧(精选十篇)

新闻英语的听力技巧 篇1

一、注重语言知识的传授, 培养学生运用语言的能力

听懂英语包含两个方面:辨别和理解。辨别又包括辨音和解意, 辨音和解意不能孤立地进行, 必须互相连贯。为了提高这一能力, 老师应经常让学生把注意力集中到各种语言现象上, 尤其要注意容易混淆的语言现象的辨别, 根本方法是让学生熟练掌握语言基础知识, 扫除词汇障碍。老师平时应严格要求学生做到发音正确、拼写正确、词义清楚。比如, 在培养学生准确发音方面, 注意辨别长、短元音, 容易读错的清辅音和浊辅音;注意辨别那些发音十分相近的词;了解英式发音与美式发音的差异, 多了解一些英语国家的文化背景知识。

二、帮助学生树立信心

一个人的心理素质往往长期影响一个人的行为, 较差的心理素质无疑无助于一个人迈向成功的目标。学生一时听不懂语句是正常现象, 教师不应挖苦打击, 而应以鼓励为主, 注意保护学生的学习动机, 使之坚信“有志者事竟成”。

三、排除母语干扰, 培养学生用英语进行思维的能力

初中学生在做听力时, 往往会把听到的内容在头脑里先翻译成中文, 再借助中文理解原文, 慢慢养成翻译式的思维习惯, 这种翻译的思维方式会延长做出准确反应的时间, 影响听力效果。所以, 老师平时应不断培养学生直接运用英语进行思维的习惯, 在听的过程中进入语言角色, 用英语理解英语。这种直接用英语进行思维的能力的培养, 非一日之功, 必须使学生常听录音, 特别是英美人的原汁录音, 收听收看英语节目, 并尽可能地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 通过声情并茂、丰富多彩的声像动画结合艺术, 给学生营造真实的言语学习氛围, 让他们感悟英美人的言谈举止及文化习俗, 从而用学过的英语知识进行会话、思维。此外, 还要培养学生善于捕捉讲话人“弦外知音”的技巧, 特别应掌握转折和让步的技巧, 理解讲话人的真实含义。一般来说, 听到but一词时, 要特别注意其后的句子, 之前的句子往往不重要。

四、扎实落实“五字”方针

一“看”。在听录音之前, 先看每题所给的选项, 找出它们的异同点。二“想”。根据所给选项的不同点, 猜测听力材料的内容, 这样在听力材料播放时才能做到心中有数, 集中精力捕捉与问题有关的信息。三“听”。听时将注意力集中在不同点上, 抓住关键词, 可用简单的、自己能看得懂的符号和缩写记下一些数字或首字母等, 但应该注意能记则记, 不能则罢。四“答”。答题时要迅速, 简单的材料可在听的过程中将答案划出, 听完后用最短的时间完成, 个别无把握的先猜一下, 千万不要长时间停留思索, 以免影响预览下一段材料内容。五“查”。听后检查, 核对答案。听完全部的听力材料之后, 对原来无把握的问题回顾, 再作思考, 核对无误后涂在答题卡上, 确保万无一失。

五、力争使学生在做听力前具备捕捉关键词的能力

要在有限的时间内准确无误地把说话者的每个单词、句子, 甚至段落全部输入脑海是有困难的, 实际上不论是汉语还是英语, 人们都不可能也没必要听懂讲话人说的每一个词, 重要的是听懂讲话人的意思和内涵。要具备这个能力, 平时就要注意培养学生听的素养和潜能, 不仅要每天坚持听力训练, 还可尝试用图片或视频, 让学生进行视听, 这样可以大大强化和丰富听力理解与记忆效果; 也可以设计一些既简单又能起向导作用的问题, 让学生带着问题听, 捕捉相关的信息, 最终在理解题意的基础上做出准确的判断和选择。

六、重视培养学生听力理解的技巧与良好听的习惯

在听力教学中, 教师要注意对学生进行听力技巧训练, 这是提高学生听力理解水平的有效措施。所谓听力技巧, 包括语音技巧和听力技巧。 (1) 语音技巧和听力技巧。语音技巧包括连读、弱读、句子重音、意群划分。良好的训练, 会让学生在语流中欣赏、感受听力内容, 就像我们汉语中的有感情朗读一样, 既能抓住说者的语气, 又能让学生懂得英语听力中的侧重点—信息的捕捉。 (2) 理解技巧是指对所听内容的检索、预测、取舍的技巧。教师要教会学生听音, 注意操练, 捕捉信息, 快速浏览习题, 捕捉一切可以从题面上得到的信息, 听的时候要边听边记, 强化记忆, 记录时要有重点、有技巧, 如数字用阿拉伯数字记录, 地点、人名用代号, 长句用缩句, 长句抓住主要成分。听句子回答问题是把题干和问题有机的联系在一起, 听对话和短文时, 要抓住主旨大意, 切忌因一两个词而忽视全文。

七、培养和提高预测、分析和推理的能力

运用预测和分析推理的能力去理解没有直接表达的含义是提高听力水平的重要手段。预测就是猜测说话人将要表达的意思;分析推理则是对于已听到的信息进行思考, 得出未知的逻辑上的结论, 需要学生对听到的信息迅速进行思维加工, 从而获得更深层次的理解和对隐含事件的推断。提高分析推理和预测的能力, 需要平时养成良好的逻辑思维习惯, 要善于对所听信息之间的时间、因果、方式及对比等逻辑关系作全面考虑, 同时还需要有丰富的文化知识和语言修养, 学会从表象领悟本质, 从已知信息获得最终含义。

八、听写并用, 事半功倍

听写是训练听力的另一种重要途径。根据教材的内容听写重点单词、重点词组、重点句型或重点课文。听写的方式可以是全班听写、小组听写、抽查听写, 听写内容要及时反馈, 形式也要多样化, 以防因形式单一而枯燥无味。

英语四级新闻听力技巧 篇2

1.入门阶段要先了解新闻内容再去听

新闻都具有时效性,因此就相关的内容进行搜索以自己熟悉的语言先大致了解新闻内容,再拿听力材料进行练习。入门阶段建议这样做,要不一上来去听新闻会觉得陌生而困惑。练习几次后,再直接进行新闻听力英文的接触。

2.养成良好的听力习惯

大家不要因为一个词或者一个句子没有听懂而中断后续的思路,如果这样的听力习惯会导致整个内容的混乱与丢失。因此切记不要在没有听懂的地方过于纠结与停留,因为一点内容没有听懂不会影响到整个文章内容的听不懂,我们要学会抓大放小,学会放弃。听不懂的地方整个听完后再回去反复听,要弄明白没有听懂的原因,可能是某个单词不认识;某个专业术语意思理解偏差;某个语法不明白导致句子意思无法理解;或者语速加快导致的;又或者是自己的不专心。

3.不要在乎特别难懂的人名或地名

新闻中往往会涉及过多的人名或地名,我们在平时练习时不用过多识记,在考试中也不用被这些次要词妨碍,比如在某国家某小镇发生的爆炸事件,其中关键性的内容是爆炸事件,而发生的地点则不影响内容,在题目中也不会问及这些关于国家地点的问题。

4.尽快锁定大致内容

新闻的主旨往往在首句处,因此前边内容要认真听清楚,往往一句话概括出内容,后边都是细节介绍。所以要尽快地抓住文章主旨。2主旨句往往含有内容关键词,比如bus explosion/US,election race等等。当然也会有Now in sports(现在进入体育新闻)....../Turn to the Middle East(现在转向中东地区)......等简单的呈现方式。

以上就是新闻听力需要注意的几点,技巧再多,纸上谈兵都不如实际操练效果来得快。听力本就是一件需要不断“磨耳朵”的体验。望大家能够抓住寒假时间,进行VOA或者BBC新闻听力的练习。最后祝愿大家复习顺利,考试成功!

1.英语四级听力新闻技巧

2.月英语四级听力技巧:新闻听力

3.年英语四级听力新闻提分技巧

4.2017年英语四级听力新闻提高技巧

5.英语四级新闻听力技巧

6.英语四级新闻听力方法

7.英语四级听力考试技巧分享

8.2017英语四级听力技巧分享

9.英语四级听力技巧

英语听力的“技巧” 篇3

一.精听与泛听结合

(一)明确听力的教学目的

要学生明白我们进行听力训练是为了培养听的策略,培养语感,特别强调培养在听的过程中获取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这种目的性在不断加强的过程中会逐渐内化为学生的本能和能力。

(二)掌握听的能力

在精听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基本技能是进行听力教学的最重要、最基本的目的和归宿。

1.创造环境,培养听的习惯

教师上课时坚持用英语组织教学,尽可能多地让学生接触英语,并用生已学过的英语解释新的语言现象,由浅入深反复训练,在有限的时间内尽可能多地让学生多听英语,多感觉语言信息的刺激。刚开始可能有胡学生听不懂,教师可采用手势、动作、简笔画、实物、挂图等直观教具来代替母语,帮助学生理解;随着学生词汇量的增加,学生就会逐渐地习惯这种语言氛围,而且还能够不断地激发学生对学习的兴趣。

2.消除心理障碍,树立自信心

良好的精神和心理状况对做好一切事情都非常重要。学生做不好听力题和心理因素有关,听的能力的好坏与心理素质有密切关系。因此,在听力课上,学生要即刻听清、听懂稍纵即逝的录音材料,领会其深层含义,同时还须听懂或看懂所听问题及所给答案选项,并做出正确的选择,其心理负担之重可想而知,因此教师要以鼓励为主,注意爱护学生的学习动力,帮助学生消除紧张、焦虑、厌烦等情绪,动用各种教学方法,培养和激发学生的信心。

3.加强基本功训练,提高听力水平

①重视基础,把握好语音、语调关。要提高听力,首先过好语音。发音不准,就不能听懂和不能理解所听到发音标准的内容,有些学生平时不注意英语单词的正确读音,甚至不会正确发音,这样即使词汇量再大,也会影响正确理解所听到的内容。

②词汇、语法是关键。没有足够的词汇量,要想迅速提高英语听力水平,那只能是空谈。实际上,大多数学生的听力词汇还不及阅读词汇的一半,很多学生对单词的掌握只是一词一义。因此,掌握一定数量的词汇及一词多义等,对理解听力材料非常重要。当然,语法的学习也是学生们听力的最大障碍。有不少学生语法知识欠缺,即使听清材料也无法正确理解所听内容。因此,语音、语汇、语法是语言的基本要素,对它们的熟练有助于我们在平时的学习过程中,脚踏实地地过好语言这一关,加强训练,勤奋刻苦,才能过达到预期的目标。

③抓关键词和掌握篇章大意是听力理解的技巧。听力训练的最终目的是达到对句子、段落、篇章的综合理解。有的学生不善于抓关键词和掌握篇章大意,总是把注意力集中在单词或句子上。有的学生一遇到生词,便停下来仔细思考,影响了整篇文章的理解,结果听到的是支离破碎的英语。所以,我们在听疑问句时重点抓特殊词如where、when、what等。段落、篇章引导学生抓住中心句,捕捉主要的信息,忽略无关紧要的内容。

要达到以上目的,可参考以下活动。

听前:明确听的目的,结合教材内容,阅读问题或相关提示熟悉话题,预测大意,判断真伪。

听时:边听边操作,边听边选择,连线、填空、画图、补全信息,边听边做笔记,判断真伪。

听后:讨论,根据所听内容进行口头或笔头转述,根据笔记写出梗概,利用所听信息,以同一题目为主题,从另一角度写出一个文段。

教师要注意选材,要与学生实际水平相当,而且是真实语境中的话语,不要选择同一口语的材料,同时要不断的启发、鼓励、引导、帮组学生,并评价学生的行为。

二、听说、听读、听写相结合

(一)坚持听说结合

听与说是不可分割的整体,只有听懂了,才能接着说。多题材、大容量的口语练习,师生间、学生间的对话操练都必须建立在听懂的基础上才能进行。教师应该积极组织学生充分利用一切机会进行会话操练。

(二)坚持听读结合

朗读与阅读是听读结合中读的两个方面,将书面语和口头语加以对照,有助于克服文字对听力的干扰。听话时根据说话人不同的口气和不同的语调听出一句话的意思以及炫外之音,对材料的跟读、听读、同步读,有助于增强语感,识别语流,强化听力,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加快阅读速度,培养快速思维,领悟词法和句法功能,以及逻辑关系的能力,丰富知识领域。因此,朗读、阅读的快节奏、大容量、多信息能带动良好的听力的形成。

(三)坚持听写相结合

听与写常常是联系在一起的,如:在听力任务中常会出现填空、完成句子等任务,我们在听的同时也在进行写的训练;我们也常使用听写的训练方式,直接将听和写结合在一起,既练习听又练习写;听写还可以使学生逐渐发展听音意会能力,增强对语言的敏感性,提高记忆力,从而提高听力理解能力。听写通常采用的训练方式有课文的句子、段落,改写或缩写了的课文,听课文原文填词;讲评书面表达后的参考范文,也可以用来听写,还可投学生之所好,把流行歌曲的歌词制成cloze练习,让学生边听边填空。学生在愉悦自己的同时,既提高了写作水平,又提高了听力。

三、丰富学生的文化背景知识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缺乏对英语国家的文化背景、历史知识、风土人情、宗教信仰、礼仪等方面的知识的了解,自然会对听力理解产生一定的障碍。因此,丰富学生的文化背景知识,也是提高学生听力的重要因素。在平时的教学中,教师在进行语言知识和基本技能掌握的同时,应将英语国家的文化渗透到每一个话题与课堂当中。

提升英语新闻听力的策略探析 篇4

和普通英语相比, 新闻英语的语言特点

标题简洁。英语新闻标题惯用省略句式和缩略词。在不影响意思表达的前提下, 标题中的虚词和小品词一律被删除。如:Bill Gates Shaken by Shakespeare=Bill Gates was Shaken by Shakespeare.如此标题体现了新闻英语言简意赅的特色。缩略词在新闻英语标题中的使用频率也很高, 大多是常用的字符, 各国政府组织机构、国际组织等名称, 或是较长的医学、科技术语。如:NATO (North Atlantic Treaty Organization)

时态灵活。在一般文体中, 时态的应用是严格遵循语法规则的。新闻英语则是依据实际情况, 按新闻事实发生的时间变化和顺序, 酌情灵活地运用时态。例如:Their only worry in Group C was Turkey, who they have played just once in their history in friendly in 1956 (The China Daily December 4, 2001) 。文中主句使用了过去时态, 定语从句的时态却没有受制于主句时态, 而是使用了“have played”, 这就更加突出了与现实情况的关联。

词汇精悍。新闻英语常常借助日常口语中不常使用的字眼描述事件, 从而形成了一些新闻业固定使用的词汇, 借助夸张渲染气氛, 引人注目。如:ban=prohibit;boost=increase。为体现形象性和即时性, 新闻英语还常使用一些临时创造和组合的新词, 如:gold-bowl (金饭碗) 。

制约听懂新闻英语的因素

英语新闻听力理解是个信息处理的过程。从信息的输入角度看, 可以分为接收信息和理解信息。Shannon认为, 信息的交流有六个因素, 即信息源、转换器、信道、收信者、信宿和噪声 (Shannon, 1949) 。学习者收听英语新闻的过程实际上就是对信息的“接收”和“意义建立的过程”, 即接收语音信号, 与原已储存在大脑中的语言知识、背景知识建立起联系, 并进行解码、辨认、分析和归纳的过程。桂诗春教授把这一环节称为“意义建立的过程” (con-struction process) (桂诗春, 1998) 。

在听英语新闻时, 声音信号是一连串接着一连串传入大脑的, 所以大脑的解码、辨认、分析、归纳和意义建立的过程是动态的过程 (钟道隆, 1998) 。在这个动态过程中, 语言知识、背景文化知识以及解码、辨认、分析、归纳和理解速度制约着学习者对新闻的理解, 成为制约听力的主要因素。语言知识包括词汇量、语音知识和语法知识, 它是决定听力理解成败的关键。在这一因素中, 词汇量起了决定作用。学生不仅需要充足的普通词汇, 还应具备相当数量的专有词汇, 如:国家名称、地理名词等。有时即使学习者对某个句子在文法上不存在问题, 但由于缺少背景文化知识同样也理解不了正确的含义。新闻英语涉及范围广, 包括天文、地理、科技、文化、政治、军事、经济、生活等方方面面, 它们对听力理解的影响极大。

解码、辨认、分析、归纳和理解速度慢也是影响听力的重要因素。英语新闻播放的句子是连续的, 在词与词、句与句之间好像是有停顿, 音段与音段之间好像有界限, 但实际上并不十分明显。从理论上讲, 一条完整新闻内容的播出是一种不断变化的信号, 由词素、词、短语、从句、句子和语段等部分组成 (钟道隆, 1998) , 它们从耳朵传输到大脑的过程是连续性的, 同时也是一次性的。更有甚者, 音素之间、词与词之间是前后依赖的, 这就产生了“平行传递” (paralled transmission) (Crawford2004) , 即几个音素几个单词信息几乎平行地传递入耳朵。这种传递方式增加了学习者对语言解码、辨认、分析、归纳和理解的难度。

对策

利用网络资源, 建立新闻英语语料库。语料库 (Corpus) 是按照一定的语言原则、运用随机抽样的方法、收集自然出现的连续的语言运用文本或话语片段而建成的电子文库 (杨惠中, 2002) 。Tim Johns认为“语言学习者从根本上也是研究者, 他的学习需要被对语言资料的获取而驱动 (Johns, 1991:2) 。语料库提供给学生的语言数据具有两大特征, 一是高质量输入, 二是大数量输入。语料库的应用能够提高学习者的语言直觉, 锻炼其处理语言变体 (variation) 的能力, 能够帮助学习者掌握地道的语言 (Little, 1998) 。语料库是语言教学潜在的丰富资源。

目前世界各国主要媒体都在网上开设了网站, 80%以上的新闻是以英语为载体的。教师应当熟练掌握网络工具及操作技巧, 密切跟踪网上浩如烟海的各类新闻, 敏锐捕捉新闻英语变化的新动向, 根据教学大纲和教学目标建立小型新闻英语语料库, 为学习者提供一个丰富、真实的语言学习环境, 指引学习者基于大量的语料库数据观察、概括和归纳语言使用现象, 自我发现语言规则及语用特征。该语料库的构建应内容新颖、题材广泛, 涵盖政治、经济、科技、文化生活、人物观点、思维方式等多方面内容。教学过程中对于语料库中听力材料的选择应分层次进行。有一类新闻, 如自然灾害、交通事故等, 背景不复杂, 要求掌握的信息相对集中, 容易掌握。因此适合用来集中训练学生对数字、人名、地名、方位的听力识别能力和快速反应。以此类新闻作为听力入门, 既有助于培养学生的信心, 又能结合其他基础的听音练习, 培养学生对数字等信息的反应能力。等学习者对这一类的新闻逐渐掌握后, 便可过渡到难一些的题材, 最好把题材相同的新闻集结起来, 在一段时间内集中收听。

指导学习策略, 帮助学习者听懂英语新闻。新闻英语的动态过程是固有的, 制约因素亦不可避免, 但是教师可以指导学习者培养多种学习策略, 使作为信息处理器的大脑适应这一动态过程, 听懂英语新闻。笔者将着重从以下三个方面的学习策略来指导学习者提高听力能力。

第一, 精听泛听相结合。精听, 学生在听的过程中需解决播音员的语速快和大脑对语音、词汇和句子的解码、辨认、分析、归纳和理解的速度慢的矛盾。精听的目的是进行连音及省音适应性训练, 突破语音关, 熟悉语音特点, 习惯快速自然话语的听觉形式, 并提高大脑言语听辨能力和听辨速度, 同时掌握大量的相关词汇。外台广播新闻的语速一般在每分钟150个单词左右, 播音时间每次10分钟。在基础阶段, 有条件的学生可把当天的新闻用录音机录制下来, 再反复听, 借助词典, 直到把每一个词每一个短语都听懂。没有条件的学生可以反复听当天的新闻。以美国的VOA和英国的BBC等电台为例, 它们的新闻一般都采取滚动式播出, 即每个整点时间都重复当天第一次播出的内容, 这样学生可以重复收听, 从孤立音素、词汇、语句的听辨, 到连续语音、词汇、语句的辨别, 把连续、快速的语言形式储存在大脑中, 形成语言习惯, 以提高解码、辨认、分析、归纳和理解的速度。泛听, 就是大量输入 (input) 。大量输入总的来说是以广泛接触为宗旨, 自然输入、自然吸收, 不强记硬背, 更不要求接触的全输入, 输入的全吸收。每天保证用足够时间大量地听, 保证输入的密集性, 不断适应语速、语流, 提高反应速度, 并运用大脑已储存的语音知识、词汇知识、语法知识和背景文化知识对所输入的内容进行解码、辨认、分析、归纳和理解。精听在初级阶段尤为重要, 泛听是必不可少的学习手段。精听和泛听是相辅相成的。

第二, 视听说相结合。根据听力材料的不同, 运用图片、PPT、电视录像等直观手段创设情境, 帮助学生理解语篇大意、句子要点和段落重点。如:VOA中相关甲型H1N1流感的报道, 可以通过多媒体手段, 帮助学生理解医疗领域的生词, 扫除听力障碍。此外在练习英语新闻听力的同时, 先设计好问题并组织学习者口语交流。在听力训练之后, 要求学习者复述新闻内容, 并对新闻展开评论。

第三, 听写相结合。指导学生用便于自己识别的符号或关键词语边听边写, 对重要信息速记, 也可以利用语料库中语速较慢的材料, 逐句播放, 逐句听写。

在英语专业基础阶段的听力教学中, 适当补充英语新闻的听力练习, 不仅可以帮助学习者提高听能, 还可以激发学习者学习的积极性, 促进其他专业课的学习。

参考文献

[1].Crawford, J.The role of materials in the language classroom:Finding the balance.TESOL in Context, 2004.

[2].Little, D.Self-access Systems for Language Learning-A Practical Guide[M].London/Dublin/Authentic, 1998.

[3].John, T.F.Should You Be Persuaded:Two Examples of Data-driven Learning[A], Johns, T.F, King, P.Classroom Concordancing[C].Birming-ham:ELR, 1991.

[4].Shannon, C.E.A mathematical theory of communication.Belly Syst.Tech.J., 1948:27

[5].桂诗春:《心理语言学》, 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1998年版。

[6].《师范高等专科学校英语教学大纲》,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9年版。

[7].杨惠中:《语料库研究导论》, 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2年版。

浅谈掌握英语听力的技巧 篇5

【关键词】三突破;语速的变化;考试技巧;制定计划

《新概念英语》作者在介绍本书使用说明中强调“不写没有读过的语言,不读没有说过的语言,不说没有听过的语言。”很明显,通过听的渠道获得语言信息及语言感受,在外语学习中又是基础的基础。目前,很多省市的中考试卷和中学生英语竞赛中都增设了听力考项,这就给我们中学英语教师提出了一个问题:如何培养学生掌握听力的技巧?在此,我结合教学体会谈谈个人看法,以抛砖引玉。

一、让学生做到三突破:突破语言障碍、突破认知障碍、突破心理障碍

首先先准备一个听写本,听课本上的单词录音,然后听写下来。这样做的好处是熟悉标准的单词发音,而不是像以前传统记单词那样,拿着一本书就开始自己心里默念然后抄写10遍,这样一旦自己发音错了,在考试的时候听到正确发音反而反应不过来了。再者突破认知障碍,把做过题目当中(包括听力、单选、完型、阅读)遇到过的日常用语、惯用语、俚语记在一个本子上,然后利用课时间,比如在上学,放学的路上、吃饭前后等等经常翻出来看看。久而久之,你在面临着考试的时候,你就游刃有余了。在突破心理障碍方面,想想自己为什么会在听听力的时候紧张,大部分人是不是怕录音的人说得太快或是太紧凑,结果还没反应过来就已经过去了。你平时可以多做这方面的训练,在听录音时,可适当的将录音调快,到测试时,你就不怕会听不懂了。

二、影响听力的几个因素

1.对英语单词,短语不熟造成的

2.长期读不准单词造成的

例如在发音相近的词,here—hair,bad—bed,mouth—mouse.

3.语速的变化所造成的

语速较慢,英语听力材料与学生的语言水平相当,学生的英语听力一般不会出现问题,但语速趋于正常,即使所听语言材料低于学生的语言水平,相当的学生也会感到吃力。

4.母语干扰影响听力的反应速度

许多学生在听到一段语言信息后,习惯用中文逐字逐句翻译出来,而不能直接将语言信息转化成一个情景或一幅画,因而影响了反应速度,理解程度和记忆效果。如果我们注重情景,常做一些看图听和看图说的训练,对于克服听英语时母语的干扰,形成用英语思维是大有益处的。如看下面这幅小狗姿势及位置变化图,边听边让学生依次迅速指出小狗相应的位置。

5.数学及人名始终是学生最薄弱的

要想听懂并迅速反应,首先要熟练掌握数字的基本表达法。如序数词与基数词的读法,年月日,时间,电话号码,价格及简单的计算等。并通过视听相结合的方法进行训练。

三、加强学生考试技巧的指导

听力测试中,有些题目是根据一段对话或材料来回答问题,这类题目相对来说比较容易做。但有些对话或材料要回答的问题不止一个,加上有时对话材料较长,有的学生听到最后就混乱了。怎样才能记住对话或材料中所给出的重要信息呢?这就要求学生在训练时养成边听边记的习惯,把重要的或是易混的信息记下来,答题时就容易多了。在做归纳题,一般来说,听力问题都是根据材料内容按照先后顺序安排。但有时也和完形填空与阅读理解一样,要参照上下文进行推理才能得出结论。做归纳题一定要听完全文才能做,切忌只听部分就马上写答案。

四、明确听力教学的目的,制订合理的教学计划

听力教学的目的是要培养学生有效地获取口头信息的能力,要培养学生运用英语进行交际的能力,最基本的交际手段便是听。弗里斯(c.C Fries)曾说过:“学生学会说英语的前提首先是听。”英语语言学家亚历山大(L.G.Alexander)也曾说过:“掌握一种语言,首先是听懂,听懂的比重占90,能听懂你才觉得舒服,听不懂就觉得不自在。”为此,我们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每一学期初我们要在听力技能训练方面制定出一份学习计划。并根据教学大纲、本班的学生学习情况、课时安排以及教学效果等方面均作不同的要求。同时,在单元测试、期中、期末各考试中均安排分数的听力测试成绩,计入总分。

五、教师在平时进行听力训练时,要指导学生善于总结做题时的技能技巧

找选项中的不同点,中考时英语听力每小题只给几秒钟时间阅读题目,有些阅读速度慢的学生往往是题目还没有读完就已经开始放录音了。那么,怎样巧妙地快速阅读题呢?试举例加以说明:

What did the women do yesterday evening?

A.She went to see a doctor.

B.She went to play football.

C.She went to visit a friend.

阅读此题时,我们可以采取“跳跃式”。3个答案中前面部分:She went to see/visit…是相同的,一眼扫过去就把重点放在后面的a doctor,football,some friends等词组上。当听到对话录音中的句子I went to the hospital可知A为正确答案。平日训练时多用心琢磨,考试时便能得心应手。

总之,提高英语听力是一项长期的艰巨的工程,但只要教师与学生在平时的教学与训练中充分重视并通力合作,就一定能在日后的考试中取得良好的成绩。

高中英语听力训练的预测技巧 篇6

高中英语听力预测技巧的重要性

教育部2003年颁布的《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 (实验) 》, 曾明确指出听力教学的目的是:培养听的策略, 培养语感, 特别强调培养在听的过程中获取和处理信息的能力。然而, 在目前的教学过程中许多教师还是遵循老方法:播放听力内容, 随后讲解, 对答案———一堂本可以生动有趣的听力课变得呆板无趣, 让学生厌倦不已。因此, 为提高听力教学效益, 教师们必须要更新教学理念, 转变教学方法。“听”是语言交流及理解的基本技能, 因此, 如何才能让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 抓住听力材料的核心内容及思想, 并能对关键的词语进行理解, 这是需要一定的技巧与方法的, 特别是预测的技巧。以下将对各种预测技巧逐一做分析。

高中英语听力预测“微技巧”

听力学习是一种心理过程, 其独有的特征要求学生在听力过程中运用相应的策略, 以便及时准确地理解说话者的信息, 因此在听力学习中进行听力预测技巧的锻炼是非常必要的。这种预测分为听前预测、听中预测和听后预测三部分。

⒈听前预测

听前预测是在录音播放前, 通过快读选项, 对可能的问题 (重点预测) 和对话或文章的大致内容 (通篇预测) 进行预测。通过听前预测, 学生可以发现听力材料的重点所在, 从而简化看上去很难的听力内容, 做好听力测试的内容、语言和心理上的准备, 这一步直接关系到学生能否听懂。

以《牛津高中英语》模块二第三单元TASK Stepl:finding a speaker for your school为例, 教师可以通过两个步骤帮助学生进行听前预测:

(1) 首先引导学生通过阅读听力练习标题Requirements for speakers进行推测。对于这个题目学生们肯定会有很多话说, 这样一来, 他们越勇于推测, 想知道真实答案的欲望就越强烈, 这就提高了学生的听力学习兴趣。

(2) 当学生的讨论结束后, 再让他们阅读接下来的十句话, 由他们来推测整段听力材料的内容。在这一过程中, 学生也会逐渐明白听力训练中重要部分是speaker的年龄、国籍、时间等。由此, 当他们进行听力时, 就会对这些内容留心, 听力材料对他们来说就会变得容易很多。

另外, 学生还可以通过抓住听力材料中重复率高的词语进行预测, 例如:

What are the two speakers talking about?

A.A football player

B.A football team

C.A football match

显然, football是其中出现频率很高的焦点词语, 这就说明谈话内容是与之相关的, 究竟是与之相关的人还是事, 这时学生就需要将听话的重点放在“football”一词上, 作出正确判断。

⒉听中预测

听中预测是指听者利用播放录音的过程, 捕捉信息, 预测情节的进一步发展。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应学会通过主题句进行预测, 也可利用关键词、短语或关联词语等进行预测, 采用由简单到复杂, 由整体到细节的方法, 完成听力练习。

例如《牛津高中英语》模块三第一单元TASK Telling a story?Stepl:completing a checklist Part A的三个选择题, 学生在进行听力训练时, 只需要抓住关键词, 选出正确答案即可, 不必要掌握整篇文章的内容。

3.听后预测

听后预测一般是对听后仍有疑问和漏听的信息的一个回顾性的、推理性的弥补。通常情况下, 学生在听完一段材料后, 需要联系前后听力内容, 补充或者修正前面听到的信息, 并结合听前、听中的预测做进一步的推理和分析, 从而作出正确的判断。

例如《牛津高中英语》模块三第一单元TASK TELLING A Step1:completing a checklist Part B共有八个问题。这对于很多学生来说都有不小难度, 教师可以播放完本段录音后, 搜集答案。如果错误率太高, 就要反复播放录音, 并且在重要内容处停留, 帮助学生解疑, 直到他们能得出正确答案。

新闻英语的听力技巧 篇7

关键词:英语专业四级,英语新闻听力,导语,特点,策略

听力部分一直是英语专业四级考试中的重点, 占其总分值的30% (高等学校外语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 2004) , 由听写和听力理解两部分构成, 其中听力理解包括对话、短文和新闻。新闻部分含有若干段VOA或BBC新闻, 每段新闻后有若干道题, 共10题。由于新闻听力本身的特点有别于其他一般的听力材料, 使学生很难听懂, 在考试中失分比例大。

1 英语专业四级新闻听力的特点

新闻听力的题材涉猎甚广, 包括政治军事、经济与科技、文化教育、社会生活、环境与灾难等多方面。总结近几年新闻听力中所涉及的题材, 有恐怖组织、经济贸易、核问题、天灾人祸等。新闻听力的题材都在人们日常熟悉的范围内, 并都具有以下特征:

1.1 叙述结构

新闻内容具有真实性、重要性、时效性、简明性。新闻报道的文本具有相对固定的叙述结构。重要性决定新闻报道的顺序。因此, 新闻一般采用倒金字塔结构 (The Inverted Pyramid Form) 的叙述方法, 从六个基本要素——五个“W”一个“H” (即what、when、who、where、why、how) (杨世登, 2007) 来叙述。金字塔结构主要是把新闻内容中最重要的信息放在新闻最前面, 即新闻导语部分 (lead) , 后面的内容按重要性依次递减的顺序排列, 而非时间顺序。由于英语新闻听力时效性强, 需要在最短的时间内快速、简洁地报道时事, 所以它的结构与一般文学体裁不同。新闻内容一般包括导语、中间部分和收尾语。其中导语主要回答上述六要素中的“what”、“when”和“who”, 中间部分提供更加详细的信息, 解释“why”和“how”, 收尾语提供最次要的信息, 如所涉及人物或者机构的背景信息。例如2012-News Item One:

A huge storm that collapsed part of a cliff on Israel's central coast led to the discovery of a statue dating back to the Roman period, the Israel Antiquities Authority said Tuesday.The white marble statue of a woman is estimated to be 2, 000 years old.It stands 1.2 meters tall, weighs about 200 kilograms and was found with no head or arms, according to a news release by the authority.A person walking on the shore at Ashkelon on the west coast of Jerusalem made the discovery, the authority said.The statue fell into the sea when the cliff collapsed as a result of the storm.The collapse also ruined a bath house and mosaics that had been in the cliff for many hundreds of years.The storm, one of the strongest Israel has experienced in recent years, brought winds of more than 100 kilometer per hour that sent 10-meter waves crashing into Israel's coast.

此则新闻中, 第一句话是整段话的导语部分, 也是最重要的部分, 它概括了主要事件:一场巨大的风暴导致了一座可以追溯到罗马时期的雕像的发现。中间部分阐述了这座雕像的详细信息:年龄、长度、重量、发现过程等。最后讲述了关于风暴的详细信息。

1.2 句式特征

英语新闻中会出现各种句式。一般来说, 为了短时间内将事件交待清楚, 也使读者的思路清晰, 句子都比较长, 常常使用扩展的简单句。这种句子能容纳更多的信息, 基本句型上附加同位语、介词词组、分词词组等。很多时候一段就是一句话。为了强调报道的客观性和正确性, 或想如实呈现事件当事人所说的话, 以及增加报道的权威性, 新闻英语有时会直接引用直接引语, 并在适当的地方加上消息来源“某机构、人、新闻社说”。

有时在没有具体人物执行某一动作, 或者不强调动作执行者的情况下, 常使用被动语态, 并且把动词转化为名词, 即名词化结构。被动语态和名词化结构的使用在于突出新闻的内容而不是强调文本的产生者和接受者。例如2012-News Item One:

①A huge storm that collapsed part of a cliff on Israel's central coast led to the discovery of a statue dating back to the Roman period, the Israel Antiquities Authority said Tuesday.

②Some people had been stuck in their vehicles for more than 24-hours following blinding snow that piled up so high it made it almost impossible to open vehicle doors.

1.3 题目类型

命题者经常在新闻首句设置考点 (如主旨句) , 这是因为新闻报道往往第一句话概括了新闻的主题, 回答who、what、when、where和how等核心问题, 所以听清首句很重要。这种题目类型主要是主旨题、事实细节题和判断推理题。同义转换是出题者惯用的手段。

此外, 命题者常针对新闻报道中涉及的时间、数量等数字信息来设置考题 (单小明, 2012) , 这些信息比较令人混淆。一般有两种情况:听到的数字就是答案;需要进行简单的计算之后才是答案。以2013年英语专四考试的十个新闻题目为例:

News Item 1:21.What is happening to the schools in Fairfax County this school year?

22.With digital textbooks, schools have saved about__________million dollars.

News Item 2:23.Who found the suspicious item at the airport?

24.Which of the following statements is INCORRECT?

News Item 3:25.According to the news item, doctors use art therapy to treat the following problems EXCEPT

26.Why did doctors introduce art therapy in thefirst place?

News Item 4:27.What is the main purpose of the new rules?

28.The Independent Pilots Association was unhappy about the new rules because they___________.

News Item 5:29.Why is increase in livestock production ne cessary?

30.What does the word“challenge”mean in the news item?

其中, 21、23、27、29题的答案都可以在那则新闻的第一句话中找出答案, 剩下的24、25、26、28、30题都是事实细节题或是推理题, 包括22题数字信息题。总之, 从以上题目中不难看出, 题目的内容都离不开新闻的几大要素。因此, 要求考生掌握新闻的结构, 在听懂原文细节的基础上作出推理判断。

2 应对策略

2.1 英语新闻的词汇准备

词汇听力理解的基础, 想真正听懂英语新闻, 需要对不断发展的新闻词汇有一定的掌握。英语新闻听力中常见的用词应从三个方面来准备:

五类题材的常用词汇, 如:terrorism (恐怖主义) 、armed conflict (武装冲突) 等政治军事类词汇;inflation (通货膨胀) 、foreign exchange (外汇) 等经济科技类词汇;mythology (神话) 、seminar (研讨会) 等文化教育类词汇;diabetes and obesity (糖尿病与肥胖症) 、scandal (丑闻) 等社会生活类词汇;epidemic (流行病) 、blizzard (暴风雪) 等环境灾难类词汇。

常见的国际组织:UN (United Nations) 联合国、WHO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世界卫生组织、IAEA (International Atomic Energy Agency) 国际原子能机构等等。

常见的国家与地区:Afghanistan (阿富汗) 、Iraq (伊拉克) 、Baghdad (巴格达) 、Iran (伊朗) 、Israel (以色列) 等等。

2.2 关注国内外时事

平时养成看新闻、读报纸的习惯。这样可以对国内外的热门话题比较熟悉, 有助于了解英语新闻的文化背景知识。例如, 如果学生从未听过Hamas (哈马斯) , 也没有听过Gaza Strip (加沙地带) , 就会影响他们的听力理解。另外, 养成常听英文广播的习惯, 熟悉新闻报道的语音语调、语言特征、句法结构、报道模式, 有助于在考试中减少因陌生带来的紧张感。

2.3 英语新闻的应试准备

英语新闻对于很多学生来说, 都是很头疼的一部分, 学生在听前心里就充满了一种对新闻听力的恐惧, 在听的过程中承受着很大的压力, 导致精力无法完全集中, 影响听力的整个过程, 所以用放松的心态去面对特别重要。做一些必要的准备是很必要的。

首先, 要做到听前预测。在每次听力考试开始时, 都有一段时间讲解答题要求, 学生要充分利用好时间来快速浏览新闻听力中的题干和选项, 通过题干和选项来预测新闻可能会提及的内容。阅读的过程中可以勾画出自己认为应特别注意的地方。通过题干和选项的信息来形成自己主观的联想, 有助于在听的过程中抓好导语, 理解内容。

其次, 在听的过程中要学会“放弃”。一方面, 新闻中难免会出现没遇到过的人名、地名等专有名词, 如果与选项无关, 没听懂可以直接放弃;另一方面, 如果由于自身紧张等原因或者客观原因, 有一些内容没听懂, 也不能太紧张, 继续往后听。

最后, 学会做笔记。新闻中经常出现很多数字, 数字推断题几乎每年都涉及。一般最后的答案都是要经过简单的计算, 避免混淆或忘记, 养成做笔记的习惯。

3 结语

综上所述, 我们要了解英语新闻的特点, 并采取相应的强化训练措施以及掌握相应的策略, 即扩大词汇量、关注时事、预测新闻主题, 以及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老师在教学的过程中也要做到适当补充文化背景知识, 拓展学生的知识面, 只有这样, 才能尽快地提高学生的听力水平、尤其是英语新闻的听力水平, 才能考出理想的成绩并通过英语专业四级考试。

参考文献

[1]高等学校外语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英语组.高等学校英语专业教学大纲[M].上海:上海外语教学出版社, 2004.

[2]单小明.英语专业四级听力500题[M].北京:世图音像电子出版社, 2012.

浅谈中考英语听力的解题技巧 篇8

一、听前准备

稳定自身的情绪, 克服畏惧心理, 以保证自己在轻松的环境中发挥出应有的水平。做错或遗漏的题目要放得下, 不要影响心情, 迅速调整心态, 听好下一题。考生应该确定听读的重点, 使听读具有明确的目的性和选择性, 从而可以根据题中的语言信息预测材料内容, 能够有针对性的答题及提高理解的准确度。

二、听时专注

在听录音时注意力要高度集中, 从整体上对话语和短文的中心及意思有所了解。对事件发生的地点、人物的职业、人物关系、说话者的意图等, 要整体理解、推断, 不要受表面现象的迷惑。对一些关键信息:如人名、地名、数字等题要做好笔录, 必要时进行计算。切忌遇到生词便停下来冥思苦想, 忽视了后面内容的理解。同时, 应正确分配自己的注意力, 培养短暂记忆能力。充分发挥想象力、提高分析判断力并区别主要信息与次要信息, 然后选择正确的答案。如中途遇到未能听清楚上一段材料要及时放弃, 用心听下一段材料, 确保不影响自己的情绪, 提高得分。

三、听后检查

听完每段对话或短文后, 应迅速整理和回忆所听内容, 在最短的时间内判断答案。例如:听城市的天气预报, A:What is the temperature in Summer in Hainan?B:The low temperature is 26℃, the high temperature is33℃.类似这样的听力问题, 考生要做好数字记录, 然后选出正确的答案。很多考生认为听力不同时笔录, 是没办法检查的。但是我们可以利用短暂的大脑记忆储存或边听边记的“速记笔记”等方法, 把没听清或没记全的东西补齐。同时, 我们还可以用所掌握的语法或习惯表达方法来查漏补缺。例如:Kangkang was born inMay 15th, 1999.At his birthday party yesterday, Jane played the guitar and Michael sang a Chinese song.Helen recited a poem while Maria played the piano and performed ballet.Jack danced disco and Kangkang performed Chinese kungfu.They were very happy.

1. When is Kangkang’s birthday?

2. What did Maria do at his birthday?

3. Did Michael sing an English song?

要正确把握类似这样的短文听力, 考生必须及时记忆和储存材料信息。在听的时候, 考生要抓住要词来进行判断并做出正确的选择。

浅谈英语听力的应试技巧 篇9

一、保持良好的心态

清醒的头脑和稳定的心情至关重要。考前要休息好, 考场上才能精力充沛, 思想上不紧张, 才能考出应有的水平。试题有难也有易, 遇到未听懂或未完全听懂的内容, 也不必心慌意乱, 不知所措, 而应继续倾听下面的内容。对于没有把握的内容也应迅速猜出一个内容的答案, 在旁边画个记号, 等到做完其它题后再来处理, 因为在后面听或答的过程中, 也许会得到启示。切忌在听录音时在某个词上冥思苦想, 停留太久, 造成“一步跟不上步步赶不上”的局面。

二、抓住时机快速预览

预览是做好听力测试的前提条件之一。应充分利用各个间歇时间迅速浏览问题和选项, 从中捕捉有用的信息, 这样就可使听的过程中更具有针对性和选择性。预览有四个时机: (1) 试卷分发后填涂姓名及准考证号之后的剩余时间; (2) 播放试音乐曲及试音材料时; (3) 介绍每一节试题做法时; (4) 播放每段对话或独白前5秒钟。这样做就可以避免有些考生做题时手忙脚乱, 以便考出最佳水平。

三、预测所听内容的技巧

1. 听前预测

在听录音之前, 根据已有的信息, 如题干, 选择项或者自己的知识和经验, 对将要听的内容进行预测, 可以帮助考生抓住要听的重点, 激发对已知信息的联想、对比、猜测、综合分析、推理和判断, 从而在听的过程中有意识地捕捉与解题有关的信息, 有明确的方向性和选择性, 舍弃与之无关的信息。一个好的信息接受者并不是什么都需要听进去, 而是善于抓住关键信息, 这在听力测试中尤为重要。

2. 听中预测

在听录音时要注意捕捉关键信息, 进行合理的推测判断。

词和词组有承上启下、衔接对比的作用, 抓住这些词, 能帮助预测, 即使个别词没有听懂, 也可以根据这些词和语气来推断所听材料的内容, 判断说话人的观点。

四、记笔记的技巧

俗话说“好脑瓜不如赖笔头”。听力考试中需要记忆的东西太多, 常会令考生顾此失彼。所以, 把有关信息记下来是重现信息的好办法。着重记录数字、地名、时间、人名等信息, 可直接在选项旁边作上标记。记笔记也可以在听音之前, 对预测的内容写下关键词句, 然后在听的过程中根据听到的内容进行取舍。另外, 记笔记应当简单明了, 如英文中的数字可用阿拉伯数字来记, 使用易写易记的符号和缩写词, 这样可以大大提高记笔记的速度。

高中英语听力训练的策略与技巧 篇10

关键词:听力训练;策略;

在英语学习的五种能力——听、说、读、写、译中,听放在第一位,听力是英语学习的基础。然而现状表明:学生在英语学习中,听的能力大大低于该学科的其他能力。主要表现为:语音辨别能力低、重要信息抓不牢、词义的语境判断差、英语背景知识狭窄等方面。在高考中,英语听力占五分之一的分数——三十分,为了提高学生在高考中听力的得分,应讲究策略与技巧才能提高得分。

一、高中英语听力训练的策略

(一)听力素质的培养

所谓听力素质是指对英语语音基本知识的掌握,如,音素识别、发音的规律等。

1.打好扎实的语音知识

语音是学好英语的基础,只有掌握正确的发音,才能听明白别人说的话和被别人所理解。为了学好语音知识,首先,学生应从26个字母、48个音标开始准确地发音,并熟练地掌握单词的拼读和发音规则。其次,跟读、仿读。青少年模仿能力极强,要利用好这一优势,大量地跟读课文和对话的录音,模仿标准的语音和语调。

2.创造一定的听、说环境

多听,要利用一切机会和条件,采取多种方式,强化听力练习。现代科学为我们提供了多种工具,比如,MP3、多媒体等,我们可以把课文中的内容用磁带或网上下载下来反复听和模仿。也可用观看电影或听音乐来训练听的能力。同时,定期组织学生开展“英语角”活动,这样既练了说,又练了听,在实际的语言环境中练习,才能取得长足的进步。

(二)听力记忆训练

听力记忆是听力测试中一个重要的环节,尤其是短文和长对话。从信息输入到选出正确的答案要一分多钟,到回答问题时往往脑子里一片“空白”,为了克服这种“听力遗忘”的现象,要训练以下几个方法:

1.重点记忆法

在听故事、人物介绍等内容的材料时,根据其特点,重点记住文章中的几个“W”开头的要点(when,where,who,why,what)。只要能记住这几大要素,就能掌握故事大意。

2.听写记忆法

听写训练应从单句开始,逐步向段落过渡,并注意选择结构简单明了、词汇通俗的材料进行训练,听写时不要拘泥于拼写或句子完整,只要记录关键词。实践证明,听写是训练记忆的有效方法。

3.关键语句记忆法

捕捉信息是听力测试的重要一环,不少人听力差的原因之一是听录音时抓不住重点,只是盲目地逐句听。这样会产生“捡了芝麻,丢了西瓜”的现象。要关注信号、主题句。

请看下列一段对话:

W:Where is Tom ?

M:He went to the church.

W:With Jack ?

M:No, Jack went to the cinema.

这里的关键词是:Tom, the church; Jack, the cinema,捕捉语句信息重点的能力要在训练时多加培养。

4.精听和泛听相结合

精听,可以选用课本中的课文或课外短小精悍、难易适中的材料反复听,甚至可以尝试听写,把听写材料中的所有内容全部听明白,甚至全部写出来。听完多次以后或者听写以后,可以对照文字内容,将自己的错误标记出来,总结原因。

泛听。与精听不同的是,泛听可以灵活选择听力素材。每天抽出半个小时左右,新概念英语、VOA慢速英语、BBC、CNN等都可以拿来听,或者可以广泛收看、收听英语节目,比如,空中英语节目、英语新闻等。听的时候不苛求全部理解,可以只了解大意或某些感兴趣的信息。这样不仅练习了听力,还可以了解西方国家的文化背景,有助于语感的形成。

二、高中英语听力训练的技巧

(一)捕捉重要信息

这是听力理解的首要任务。重要信息一般出现在段首或段末,听时要聚精会神,捕捉重要信息。例如,一段听力短文中,第一句话就是My parents are trying to decide where to go for their vacation this summer.表明我的父母亲尚未决定今夏天去哪里度假,接着详述了前一年去黄山的经历。当问到“他们今年将去何处度假”时,大部分考生的回答是去“黄山”,显然忽略了短文的第一句。

(二)做出正确判断

1.正确理解委婉的表达方法,例如,I hope these pears are as good as they look .其言外之意是:“恐怕这些梨不如它们看上去那么好吧。”这是对事物表示怀疑时的一种委婉的说法。

2.推测言外之意

在对话中说话人常常出于某种考虑不直接表示“是”或“否”,而用迂回的方式间接回答,听话人需从间接回答中迅速领会说话人的确切含义。例如:

M:Did Tom watch the football match last night ?

W:He wouldn’t have missed it for anything.

问题回答时,许多考生受到wouldn’t中not的影响,回答Tom没看足球赛。

(三)注重首句,抓住全旨

任何一段对话或独白总会围绕一个主旨或一个中心思想展开。有时,主旨和要义会比较明确,有时要我们自己去归纳、概括。如,

W:So, How long have you been here?

M:Just a couple of days,actually, I am on a big journey, you know,I’m visiting all the places of interest here.

Q:What is the man doing?

A.He is visiting a young people.

B.He’s working in a hotel.

C.He is traveling around.

其中,a big journey, visiting 和 places of interest here 是关键。若抓住这些重点,答案就容易选C。

三、适当做笔记

较长的话语中细节多,只靠脑记忆确实有困难,在做类似的听力训练时可以做一些简单、重要环节的记录。记录的方法有很多,可以是符号、画图、缩写形式等,只要自己能辨认就可以了。如,N(north)。

总之,英语听力策略和技巧林林总总,不一而足,最重要的是在听力实践中不断思考,总结经验教训,持之以恒,结合自己的学习习惯,探索出适合自己的简便有效的听力训练方法,最终就能在高考中获得高分。

相关图文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