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语文作文 > 考试作文 > 中考作文

2025年中考作文指导:话题作文九大拟题技巧

2025年中考作文指导:话题作文九大拟题技巧

  说到作文,大家肯定都不陌生吧,特别是在作文中有重要意义的话题作文,话题作文的写作范围一般来说远远大于某些命题作文。这种类型的作文要怎么写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2025年中考作文指导:话题作文九大拟题技巧,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中考作文指导:话题作文九大拟题技巧

  一、引用化用法: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直接引用或化用我们耳熟能详的诗词歌曲、名言警句、影视书名、影视剧名、新闻标题、电台栏目等作为文章的题目,可以先给文章定下一种调子,给人一种风格迥异,个性鲜明的感觉,如:

  1、“青春”话题:《一笑而过》、《明明白白我的心》、《花儿为什么这样红》

  2、“成长”话题:《无限风光在险峰》、《一枝红杏出墙来》

  3、“理想”话题:《我的未来不是梦》、《我心永恒》、《化蝶飞》

  4、“考试”话题:《成也萧何、败也萧何》、《莫道不销魂》

  5、“理解”话题:《对面的老师看过来》、《别说我的眼泪你无所谓》、《有一点动心》

  6、“信念”话题:《阳光总在风雨后》、《我想我会成功》

  7、“诚信”话题:《众里寻它千百度》、《千呼万唤始出来》

  8、“环保”话题:《我想有个家——一只小鸟的心声》、《插翅难飞》。

  标题1、3、5、6都是引用大家喜欢熟知的歌曲,活泼而不失优雅,贴近学生生活,妙趣横生;标题2、7引用诗词名句,既具有浓郁的文化韵致,又蕴含深刻的双关含义;标题4引用经典名言,典雅而深刻;标题8引用影视剧名,颇具匠心。

  二、自我陶醉法:

  “有我之境,以我观物,故物我皆着我之色彩”。自我陶醉正是个性张扬的开始,作文标题中一个“我”在,表达起来自然就还给人一种轻松、愉快的感觉。

  1、“欣赏”话题:《酸酸甜甜就是我》、《我就是春天》

  2、“骄傲”话题:《13岁,我为你骄傲》、《相信自己的感觉真棒》

  3、“渴望”话题:《给我一双翅膀吧》、《好想好好爱“你”――我的假日》

  4、“自信”话题:《自己才是最重要的》、《我是我的天使》

  5、“处世”话题:《走自己的路,让别人说去吧》、《一个人的精彩》

  6、“自由”话题:《心想喝歌就唱歌》、《我的地盘,听我的!》

  花样年华,花样心情。这些标题有的激情飞扬、有的天真烂漫、有的真情眷眷、有的初生牛犊不怕虎、有的渴望自由,形式活泼,散发出一股青春气息,彰显着个体色彩。

  三、巧用公式法

  运用数字或者运用数学、物理、化学中的程式的形式来设计作文题目,简练精当,形式新颖,逻辑严密,给人以启示。如:

  1、“生命”话题:《10-1=0》

  2、“教育”话题:《∞×0=0》

  3、“成功”话题:《立志+努力=成功》

  4、“修身”话题:《100<1+冷静》

  5、“诚信”话题:《诚实+信用=财富》

  6、“成功”话题:《成功=实力+创新+机遇》

  标题1,强调了“生命”只有一次机会,不像网络游戏,有多少次机会;标题2,表 明教育的成败得失取决于不能有本质上的失误,如品行、身体等因素不容忽视。标题3,说明成功的要素是立志和努力。标题4,强调冷静的重要性。标题5,表明 “诚信”是一笔宝贵的财富。标题7,表明成功需要三个因素。以上六例显示这种数字、算式型标题的简明生动,确实给人一种耳目一新的感觉。

  四、反弹琵琶法:

  “狗咬人不是新闻”所以见怪不怪自然无趣,“人咬狗才是新闻”,能吸引人的兴趣,新闻中的这条规则在话题作文的拟题中,同样适用,把一个不可思议的观点,拿来用合理的方法论证一翻,自然就有一种与众不同、特立独行、超凡脱俗的味道了。

  1、“失败”话题:《遗憾,其实也是一种美丽》

  2、“梦想”话题:《做白日梦的感觉真好》

  3、“人生”话题:《进一步海阔天空》

  4、“真诚”话题:《善待谎言》

  5、“创新”话题:《这个世界因为懒人而精彩》

  6、“奋斗”话题:《生活中要常怀第二心》

  7、“欣赏”话题:《不妨泼飘冷水》

  8、“文化”话题:《吃不到葡萄言其酸的隐士们》

  标题1,遗憾如何是一种美丽?标题2,是不是思想太紧张,现实太沉重,异想天开 的幻觉反而成了生的珍品?标题3,有些困境需要拿出勇气摆脱、战胜,而不是消极的躲避。标题4,谎言难道也是一种美德?标题5,懒惰不是最大的恶德吗?标 题6,不是提倡做人做事要专心吗?标题7,既是泼冷水,何谈欣赏?标题8,说陶渊明们的坏话,是不是脑子坏了?

  这些故意与“真理”作对的标题,看似离经背道,实则暗藏机理,可以振聋发聩,极具深邃的思想魅力。

  五、巧设悬念法

  这一些文学作品中常用的一种构思方法,也适用于话题作文的拟题。设置一个诱人的悬念,或不同寻常的结局,容易抓住读者的心,这在浩如烟海的作文堆里,不失为一种间接强迫老师不要忽略你存在的妙法了。如:

  1、“师生关系”话题:《老师,你错了》

  2、“素质教育”话题:《考场“三绝活”》

  3、“男生女生”话题:《天很蓝、我不骗你》

  4、“男生女生”话题:《那小子真帅》

  5、“保护环境”话题:《两只离了婚的鱼》

  6、“校园生活”话题:《我“失恋”了》

  7、“网络学习”话题:《最惨烈的一场战斗》

  老师会犯什么错误,一个学生怎么能这么说老师?考试还有什么“三绝活”?《天很 蓝,我不骗你》跟同学生活有什么关系?太扯了吧!鱼为什么会离婚?《那小子真帅》、《我“失恋”了》是不是涉及敏感话题?太大胆了吧!网络学习中会有什么 惨烈的战斗?这些题目,任谁也会眼花缭乱,任谁也想探问究竟。

  六、妙用修辞法

  这种方法,是指运用比喻、拟人、夸张、对偶、双关、反诘等修辞手法拟题,使题目生动,鲜明,美妙,贴切。美总是借助联想和想象的翅膀,以感情为铺垫,并以一定的形式表现出来。巧用修辞,可以增加文章的美感,使文章显得含蓄隽永,余味无穷。如:

  1、“爱心”话题:《阳光的脚步》

  2、“环保”话题:《一张渔网的诉说》《死去的风筝》、《哭泣的老树》

  3、“自我”话题:《选择生活的色彩》

  4、“幸福”话题:《雪花的快乐》、《无忧鸟》

  5、“奉献”话题:《最后的烛泪》

  6、“选择”话题:《安能取熊掌而舍鱼?》

  7、“发现”话题:《究竟谁错了?》、《林黛玉非死不可吗?》

  8、“诚信”话题:《生命“诚”可贵》

  9、“教育”话题:《减负不能随意减“副”》

  标题1、2、4、5拟人;标题3比喻;标6、7反问;标8、9双关。这些题目,由于运用了恰当的修辞,所以闪亮灵动,余味绵绵。

  七、联想煽情法

  创设一定的情景,或开门见山,把人真接引和到某一件事物中去,可情景并茂,可引人深思。既有诗情,又有画意,韵味无穷。

  1、“机遇”话题:《犹豫·失去·失败》

  2、“故乡”话题:《蓝蓝的月,蓝蓝的梦》

  3、“享受”话题:《红舞鞋·蓝精灵》

  4、“理想”话题:《梦的伊甸园还在那边》

  5、“友谊”话题:《捡起你脚下的蘑菇》

  6、“时光”话题:《有这么一个故事》

  7、“信心”话题:《伸手就是光明》

  8、“感悟”话题:《不经意的美丽》

  这些标题,语言优美,形象生动,以有限的言词显露出无限的生活意蕴,创造出无限的驰骋想象的空间,写出作者对生活独到的人生体验,展示深厚的文学素养,很容易就让读者随之进入作者的心情中,与之产生情感上的共鸣,具有极强的感染力。

  八、踏雪寻梅法

  对材料话题作文,顺着材料所给出的话题,进行深化、探究,在浓缩中再把观点提升到具有一定哲理的高度,让读者于钦佩中得到达到一种新的境界,从而获得一种审美的愉悦,也不失一种拟题的好方法。如:

  1、“改变”话题:《换一种方式生活会更美》

  2、“挫折”话题:《让生命的意志再坚强些》

  3、“成功”话题:《成功自有规则》

  4、“奉献”话题:《“添柴”与“烤火”》

  5、“金钱”话题:《利益在骗人》

  6、“经历”话题:《走过去就不要后悔》

  7、“创新”话题:《打开你的眼睛》

  8、“奉献”话题:《收获源于付出》

  这些根据材料提供的话题,进一步挖深、提炼出来的题目,源源源于材料而高于材料,加进去个体的感悟与理解,充满了理性的光辉,于平凡中见奇倔,也是很多喜欢定议论文的同学拟题一种好方法,很有思想深度。

  九、故事新编法:

  将传统的故事,赋予新的时代内容,联系生活,影视社会现象,嬉笑弄骂,皆成文章,是网络上很流行的一种写文章的方式,往往让人先是忍俊不禁,捧腹大笑,既而深思沉吟,慨然长叹,最后心有戚戚,长萦于胸。如:

  1、“环境”话题:《三个和尚没水吃新编》(原因不是懒而是因为山下的井要么被污染、要么干涸、要么被开发作为旅游资源禁止取用)

  2、“诚信”话题:《狼来了新编》

  3、“智慧”话题:《英明的上帝》

  4、“合作”话题:《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

  5、“热点”话题:《魏青刚成名后》

  6、“历史”话题:《荆轲刺秦王新传》

  7、“名著”话题:《唐僧取经回来之后》

  这些拟题大胆而新奇,通常为一些思维活跃,幽默风趣而又才华横溢、关注生活,喜欢阅读鲁迅先生《故事新编》之类文章的同学喜欢采用的一种方法。

  “花香蝶自来,题好一半文”,一篇文章有一个好的标题,就像一个人有一双明亮有 神的眼睛一样,留给别人的是将是十分美好而深刻的印象,同时也是文学修养,语言功底,思想魅力的最直接的流露,从考试的角度来说,更是作文质量高底的一杆 标尺。所以,对于话题作文的拟题我们一定要多一些有针对性的训练,掌握一定的技巧,达到需要应用时信手拈来,出语不俗的效果,感动自己,征服读者。

  8、“诚信”话题:《生命“诚”可贵》

  9、“教育”话题:《减负不能随意减“副”》

  标题1、2、4、5拟人;标题3比喻;标6、7反问;标8、9双关。这些题目,由于运用了恰当的修辞,所以闪亮灵动,余味绵绵。

  话题作文写作技巧

  一、话题作文如何立意

  话题作文的实质是在开放的基础上进行适当的限制。其限制性体现在材料所提供的话题上,它规定和限制了行文的范围及关联对象,要求作者必须涉及或围绕此话题写作;其开放性体现在内容、题材、形式和手法的自主性上,它允许运用各种形式、使用各种手法、利用最擅长的手段表达各种各样的主题。这种“有限制的大撒把”体现了鼓励创新、发展个性的命题新思路。

  二、选好角度,拟个好题

  古人云:“题者,额也。”常言道:“题好一半文。”可见,标题在文章中的地位是多么的高;拟好一个标题,对写好一篇又是多么的重要。作为话题作文,普遍要求学生自拟题目,这就更引起了广大师生对拟题训练的重视。

  1、用化小了的话题作标题。这是一种与话题有关而未完全脱离话题的标题,可在话题前后加修饰、限制或补充成分,从而把话题变“长”,成为一个恰好反映作者观点或理念的标题。如“吃亏才是福”、“多子一定多福吗?”、“幸福不会自己从天上掉下来”。

  2、完全抛开话题文字的标题。这种标题可以是文章所反映的中心(主题),如“一切都靠自己来把握”、“珍惜拥有”等;也可以是文章所涉及的时间或与人物相关的东西,如批判“放羊娶妻养儿让儿子放羊”这种小农意识的幸福观的文章,可拟题为“牧羊世家”;批判玛蒂尔德式的虚荣的文章可拟题为“都是项链惹的祸”、“拜金者的下场”。

  三、构建话题作文“健美的四肢”

  1、一线串珠法。也叫“冰糖葫芦法”,就是以话题为线索,根据表达中心的需要,将与话题有关的材料,按时间、空间或逻辑的次序连缀成文。这种结构方法非常有利于学生打开思路,让学生思接千载,在广袤的心田中自由驰骋,可以说是上下五千年,纵横千万里,减少了选材的重复性,让创新成为可能。

  2、一问多答法。就是在文章的开头提出一个与主旨密切相关的问题,然后再分几个自然段从不同的角度来阐释。这种结构方法入题快,容易打开思路,形式也显得活泼,它能广泛用于众多文体,在抒情散文、随笔短论等各类文章中都可找到它的身影。

  3、领起下文法。就是将与问题有关的内容分类,每一类内容寻一句话作首领。首领句可能是文章主旨中的一层意思,也可能是对一段内容的概括。为了引起读者的关注,领起句也可以独立成行。领起下文法有很多变法,如小标题法、排比段法、总结上文法等等。将领起句居中设置,那就成了小标题法;将领起句放在每一节的第一句位置上,那就成了排比段法;将领起句放在每一段的最末一句,那就成了总结上文法。我们在使用的时候可作不同的尝试。

  4、环环相扣法。此法最大的特点就是:不用明显的语言标志来连缀全文,而是通过文章内在的逻辑关系构思全文结构。但组成文章结构链上的每一个环节,关系必须十分紧密,不能有任何的不协调。

  四、要有好的表现形式

  话题作文最忌讳千人一面式的材料作文常用的那种以议论为主的表现形式,因其限制性小、开放性强,可采用各种表达方式和手法。最常见而又能体现创新意识的形式有以下几种:

  1、记叙为主,夹叙夹议的散文。可选取不少于两件能反映主题的事件,两个事件可以互相互为因果。通过对事件的阐述,从而较好地反映主题。

  2、每段都有中心句的散文形式。为了抒情及表达主旨的需要,全文可采用总分式结构,中间几段可采用并列或递进结构,每段段首设置一个中心句起统领作用,这样既深化了主题,又能串紧文章,使文章结构浑然一体。

  3、主题明确集中的多幕剧形式。剧本可有序幕、事件全程、尾声等部分,通过对几个场景的白描式刻画,再加上旁白的点化或映衬,最终清晰明了地表现出主题。

  此外,还可采用小小说、故事、寓言等形式,不拘一格、生动活泼地表现主题,从而体现话题作文开放性、创新性的特色。

  五、给自己的语言加把“味精”,让作文语言“出彩”

  1、向课本学习。中学生思维敏捷,接受能力强,中学设置的各门功课的用语甚至一些术语,都为他们语言提炼能力的施展提供了广阔的天地,加之他们天天与课本打交道,对课文耳熟能详,按理说,他们完全可以从中吸收一些亮丽而鲜活的语言,为自己的文章抹上一层绚丽的颜色。遗憾的是,绝大多数学生对此无动于衷,作文语言并未因此而增光添彩。只要我们关注课本,勤于思考,勤于实践,以语、数、外、理、化、生、政、史、地各门功课的形式或术语写作文,灵活化用,作文语言的改观是大有希望的。

  2、向生活学习。生活是我们学习语言的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源泉。古今中外,大凡有成就的作家,无不把生活作为自己提炼作品的源头活水。作为初学写作的中学生,更应关心生活,让生活为自己酿造丰富多彩的语言。学生们在学习之余,留心周围,注意积累,是可以写出生活气息浓郁的文章来的。

  诚然,方法是死的,考生如能在老师的正确指导下,灵活运用,把翔实的内容、隽永的语言和华美的结构完美结合,定能写出精彩华章!

相关图文

推荐文章